文章图片
近期,《焦点访谈》一则视频受到广大家长的关注,视频关注的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学期所发生的变化 。
“双减”后的这几个月的效果如何呢?大家直观的感觉可能是,孩子不用那么早上学了,家庭作业少了,课后服务的种类增多了,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也多了,没有培训班了,家长对孩子上学的焦虑也有所缓解了... ... “双减”工作的扎实推进,落实落地 。
《焦点访谈》采访人员近日走进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体验一下“双减”后的变化 。
文章图片
7:45,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的同学们已经陆续来到学校,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
“双减”政策已经实施了整整一个学期 。过去,8:00上课,同学们一到学校,就得翻开书本准备上课 。这个学期北京市的小学统一改为8:20上课,同学们早上来到学校,可以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 。时值隆冬季节,操场上却很热闹,到处都可以看到同学们活动的身影 。8:20,欢闹的校园恢复了平静 。
“双减”政策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简单说,一是减轻学生不合理的作业负担,二是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要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校园内学好该学的知识,在校园内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同样的校园,这个学期,老师们的教学、同学们的学习状态,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
“把最难的教学任务在校园内解决掉”
文章图片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数学教师孙晓波说:“以前的授课方式都是老师讲得比较多,学生听得比较多 。现在‘双减’下的课堂更高效了,我们为孩子创设核心活动,让孩子们先独立思考,对问题有自己的一些原发的想法 。出问题的部分往往是孩子们遇到困难的地方,对他们来说是解决起来有难度的地方,我们会把这些全都暴露在孩子的面前,让他们通过交流,知道对为什么对、错为什么错,这样的一个课堂,孩子们掌握知识、学习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 。”
文章图片
“双减”政策实施后,课堂是减负增效的“主阵地” 。同学们学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题,都要尽可能在课堂上解决 。40分钟的一节课,老师们用30分钟进行教学,用10分钟进行巩固练习 。
孙晓波说:“通过这10分钟练习,能对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有一个很好巩固,对于老师来说,也能够通过这10分钟练习的环节,去了解每个孩子在这节课上掌握得怎么样,方便老师有针对性地辅导 。”
“双减”政策实施后,根据教育部要求,学校更加注重强化教学管理、教研备课、教学评价,精准分析学生的情况,改进了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
“双减”政策刚出台的时候,孩子们的学业是家长最担心的 。作业不回家,过去的题海战术不见了,孩子们能掌握得了必要的学科知识吗?
孙晓波说:“以前可能是一本练习册,从头做到尾 。‘双减’以来,虽然作业数量减少下来了,但是它的质量是提升上来的,每一道作业都是老师们精心研究,才给孩子们进行布置的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