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横,出门怂”,形成“双面娇娃”的原因何在?该如何引导?( 二 )
“在家横 , 出门怂”的孩子 , 面对社会 , 内心其实是孤独和害怕的 。
父母如何引导?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 可以这样引导孩子 。
1.家长要给孩子设定规则 , 并坚守底线
家长教育孩子时 , 要明确告诉孩子 , 哪些是允许的 , 哪些是不允许的 。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 , 家长不能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就无原则地退让 。
无原则退让 , 只会让孩子变得不守规则 。 没有规则意识 , 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 因为社会是有规则的 。
2.最好自己教育孩子 , 和祖辈统一理念
老人对孙辈通常比较溺爱 , 不忍心孩子哭闹 , 结果造成孩子依仗老人的宠爱来忤逆父母 。
为避免教育理论的不一致 , 年轻的父母最好自己教育孩子 , 不要把孩子扔给老人 。
实在没办法 , 也要和老人好好沟通 , 在原则性问题上不退让 。
3.多陪伴孩子 , 多让孩子接触同龄人
家长和同龄人的陪伴 , 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 因此家长要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 , 毕竟童年短暂 , 一不留神孩子就长大了 。
文章图片
同龄人是孩子的玩伴 , 从小多让孩子和同龄人相处 , 既能锻炼他的人际交往能力 , 也能让他将来更快地适应社会 。
环境的体验和见识的积累 , 能让孩子在公共场所不再胆怯 。
4.教会孩子表达和宣泄情绪
“在家横”的孩子 , 往往表达能力有限 , 除大哭大闹 , 不会用别的办法解决问题 。 久而久之 , 情绪表达和沟通能力会落后于同龄人 。
让孩子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 孩子要学会体察自己的感受 , 考虑自己的做法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 。
当孩子发脾气时 , 家长不要直接阻止 , 要先学着理解和接纳 , 告诉孩子:“我知道你不开心 , 你很生气 , 你可以发一会儿脾气 。 ”“但这件事 , 我是不会答应的 , 因为……”
一方面提醒孩子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存在 , 另一方面坚定地告诉他 , 发脾气不会达到目的 。
【“在家横,出门怂”,形成“双面娇娃”的原因何在?该如何引导?】总而言之 , 对“在家横 , 出门怂”的孩子 , 父母不宠溺不包办 , 既给予也克制 , 孩子自然能平衡发展 , 变得懂事开朗 。
- 每次出门身上就会出一点汗天热出汗后的衣服必须洗吗 夏季发完汗注意什么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情侣出去吃什么比较好 适合两个人出门吃的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