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从"妈妈"到"妈",一字之差的称呼,差别居然这么大( 二 )

  
亲子关系|从"妈妈"到"妈",一字之差的称呼,差别居然这么大   
文章图片   
当个妈容易吗?我们所有人都在孩子身上反复念叨 , 我为你的牺牲有多大 , 你一定要听我的 。你看我身材走样 , 散尽家产 。只求你有朝一日能金榜提名 , 光宗耀祖 。  
多少人心里早已为自己树起一块道德牌坊 , 开始期盼孩子们如何回报 。  
对不起 , 可能让您失望了 。  
五四青年节 , B站发布的一段演讲视频刷爆网络 , 争议不小 , 但也不是毫无道理 。  
视频收集了全国各省市26所学校 , 955名初中生的真实观点 。他们表达了对当下社会的深度观察和对自身未来的思考 。  
“我不想做一个浑身带刺的人 ,   
嘲讽别人的成功 , 嘲笑别人的失败 。  
看不惯比他过得好的人 ,   
看不起没他过得好的人 。  
一肚子抱怨和借口 ,   
凡事不是自己的错 , 都是别人的错 。  
我不想做一个隐身的人 ,   
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 , 他藏在人群里 。  
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 , 他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 。  
我不想做一个油腻的人 。  
你吃亏的时候他说吃亏是福 ,   
该较真的时候他说难得糊涂 。”  
我们还坐等着子女反哺父母 , 却不料 , 孩子们已经毫不留情地扯下了我们身上的遮羞布 , 把中年人身上的各种油腻给翻炒了个遍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作为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 我们是不是该对自己发出灵魂的拷问:把自己做不到的 , 都投射给了孩子 , 你问过孩子愿意吗?  
亲子关系|从"妈妈"到"妈",一字之差的称呼,差别居然这么大   
文章图片   
  
记得在《小舍得》中 , 米桃曾对南俪和夏君山说 , 她有一个理想 , 是将来能成为一个好妈妈 。  
亲子关系|从"妈妈"到"妈",一字之差的称呼,差别居然这么大   
文章图片   
米桃的潜意识里 , 始终在控诉父母从小让她和妹妹成为山区里的留守儿童 , 享受不到家庭的关爱 。  
所以她要求自己 , 将来一定不能成为像她爸爸妈妈那样的人 , 任何时候都不会抛弃自己的孩子 。  
80、90后的妈妈一直都在抱怨 , 一代不如一代 , 我的孩子有多糟糕 。其实孩子也会在心底里痛诉 , 我的爹妈有多不合格?  
你要求孩子是最优秀的孩子 , 却从没想过自己是完美的父母吗?这中间本来就是不对等的 。  
亲子关系|从"妈妈"到"妈",一字之差的称呼,差别居然这么大   
文章图片   
心理学依恋理论中说 , 孩子眼里的妈妈有两个 , 内心中的妈妈和现实中的妈妈 。  
所谓“内心中的妈妈” , 是指孩子潜意识里对于一个“无限爱自己、无限支持和温暖自己、无限安全”的理想成人的印象 , 这个印象会成为孩子自我评估和面对生活的安全感基础 。  
而“现实中的妈妈” , 是实际照管生活、管束纪律、有掌控力的成年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