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样逼孩子有教养,实际上是在伤害他( 二 )

  
春节这样逼孩子有教养,实际上是在伤害他  
文章图片  
大肢体动作如头部、手和臂、腿部等 , 适当的运动 , 可以促进孩子身体的灵活性 。   
当孩子3岁左右进入幼儿园的时候 , 孩子们会从日常生活开始 , 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的手部精细动作 。   
如日常生活中的  
三指捏、五指抓、夹、穿、缝、舀、编织  
等工作 , 旨在发展孩子手部肌肉能力 , 手眼协调能力 。   
春节这样逼孩子有教养,实际上是在伤害他  
文章图片  
所有这些运动 , 都依靠孩子自由活动、主动探索来实现 。 强迫孩子安静 , 无疑是阻止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 。   
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 , 处于探索认知的关键期 , 他们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  
总想着看一看、摸一摸、放嘴里尝尝 , 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节奏摆弄一番 。   
只有当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 , 一步一步感受“时间”、感受按时做事情的规律 , 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   
春节这样逼孩子有教养,实际上是在伤害他  
文章图片  
而你强迫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安静下来 , 是违背大自然发展规律的 , 孩子也不可能听你的话 。   
春节这样逼孩子有教养,实际上是在伤害他  
文章图片  
不打招呼 , 就是没礼貌  
提到让孩子打招呼 , 不少人都曾经强迫孩子打招呼 。   
尤其是过年的时候 , 七大姑八大姨都到了 , 家长更是逢人就强迫孩子打招呼 。   
而这些长辈平时很少来往 , 更何况对亲戚辈分没有什么意识 。   
春节这样逼孩子有教养,实际上是在伤害他  
文章图片  
面对这么多陌生人 , 孩子会越发焦虑 , 有的孩子会跑到一边 , 或者躲到爸爸妈妈身后 , 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   
父母顿时会觉得没面子 , 其实 , 孩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怕生”行为是正常的 。   
这是因为孩子的认知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 , 能够区分熟人和生人 , 才会在生人面前有距离感 。   
春节这样逼孩子有教养,实际上是在伤害他  
文章图片  
孩子在0-6岁幼儿阶段养成的警戒心理 , 是他与生俱来保护自己的能力 。   
他们通过那样的能力 , 逐渐学会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   
许多长辈偏爱开朗活泼的孩子 , 看见“怕生”的孩子 , 就会用消极或否定的语气说:  
“  
这个孩子不会讲话  
”、“  
这个孩子太内向了  
”……  
这时候 , 作为父母千万不要逼着孩子打招呼 , 迎合长辈的心态 , 在大人看来 , 打招呼不过就是动动嘴皮子而已 。   
春节这样逼孩子有教养,实际上是在伤害他  
文章图片  
但是对孩子而言 , 陌生的场合 , 需要留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适应 。   
有人说 , 看一个孩子是否有教养 , 你只需看他的家庭、他的父母 , 与贫富无关 。   
孩子的教养 , 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 良好的教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 是日积月累形成的 。   
春节这样逼孩子有教养,实际上是在伤害他  
文章图片  
因此 , 想要养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 父母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   
因为父母平时的亲身示范和教育 , 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 。   
关注  
每日蒙台梭利  
微信公众号 , 分享蒙台梭利教育故事 , 育儿路上 , 我们一起成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