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差距明显!
我家孩子今天不高兴,连饭都不吃了,该怎么办?小孩子家哪有什么高兴不高兴的,打一顿就好了
我女儿这次考试又没考好,气死我了,你家孩子学习为啥那么好?唉,你打一顿,他下次保准考得好!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很多人都是从小听到大?
可孩子真的能打一顿就听话?打一顿学习就能变好?多打几顿就成了优秀人才?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文章插图
经常打孩子,长大后,孩子身上的伤会痊愈,但是心里面那层阴影,却难以驱散。
就如苏珊·福沃德说的:
父母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的差距一目了然!看完,或许你就能够控制“打孩子”的冲动了!
01
被打的孩子,身心都受伤
小麦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父母打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有个答主讲了她自己的一个故事。
她今年20岁,从小衣食无忧,本该很幸福的。
但她记忆中,记得更多的是爸爸如何打骂自己。
文章插图
△图源:摄图网
小时候,她想让爸爸陪自己玩,但爸爸只说了一个字“滚”,就去睡觉了。
上了初中,被打的次数更多了,有时候会因为打碎一个花瓶或者一个碗,就会被打...
有一次,因为生理期,肚子很不舒服,所以早上就赖了会儿床,结果爸爸不由分说,把她拖了起来猛打,最后全身淤青。
她说那画面一辈子都忘不掉,爸爸凶狠的眼神,暴力的动作,刺耳的辱骂...
她说,有时候不知道爸爸打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发泄情绪还是为她好。
但是从那时起,她觉得爸爸根本不爱她。
后来上高中,被爸爸打的时候,她用手砸碎过窗户,自残,甚至有想过自杀,然而都没能发泄那种恨。
文章插图
看到这个故事,小麦想告诉即将或已经为人父母的,并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棍棒底下,都是伤心的孩子。
长大后,她原以为自己的人生,终于可以步入正轨了,可现在才清楚地意识到,十多年来的挨打,让她内心的信念早已崩塌。
现在的她,甚至恐婚恐育,心理阴影贯穿一生。
文章插图
△图源:摄图网
小麦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不管以什么名义打孩子,最后为此买单的永远只有孩子自己。
打孩子,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
可打孩子所造成的心理、情感和身体伤害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更可怕的是,经常打骂孩子,除了会让TA们变得懦弱自卑,悲观厌世,还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具有暴力倾向!
文章插图
△图源:摄图网
国际犯罪学专家大卫?法顿说:
那些肢体受到摧残,受到忽视的儿童,长大后很有可能成为非常暴力的攻击者。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