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同理心培养,收获一个“暖宝宝”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可以有爱心成为一个“暖宝宝” , 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时 , 如果有小朋友哭了 , 那他也会跟小朋友一起难过 , 并且试图将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玩 , 试图以此安慰小朋友 。 这就是同理心的初级形态 , 这样的人会让人感觉温暖 , 也会更加受人喜欢 , 那么孩子的同理心该怎么养成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注重同理心培养,收获一个“暖宝宝”  
文章图片  
注重同理心培养,收获一个“暖宝宝”】一、角色互换游戏  
按照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来看 , 三岁以下的宝宝通常并不能直接理解妈妈对他的爱和付出 , 妈妈可以跟宝宝一起玩角色互换的游戏 , 让宝宝在游戏中去理解和感受妈妈的辛苦 , 可以激发宝宝将心比心的心理活动 , 让宝宝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去看事物 , 了解别人的感受 , 可以有效的培养宝宝的同理心 。 游戏中 , 妈妈去扮演宝宝的角色 , 在宝宝面前示弱 , 比如妈妈说“我害怕”引导宝宝学着妈妈的样子轻轻拍着妈妈的背说“不怕不怕” , 让宝宝去照顾和安慰妈妈 。   
注重同理心培养,收获一个“暖宝宝”  
文章图片  
二、引导宝宝安慰小朋友  
宝宝的情绪会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影响 , 像是月龄比较小的宝宝 , 听到别的宝宝哭声时 , 他也会开始哭泣 , 但宝宝对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情绪并不能理解 。 妈妈可以让宝宝近距离地观察其他小朋友 , 来引导宝宝加深对情感的理解 , 让宝宝感同身受 。 例如 , 遇到在哭泣的小朋友时 , 鼓励宝宝去安慰一下小朋友 , 询问小朋友为什么难过 , 让宝宝像妈妈安慰他一样去安慰小朋友 。   
注重同理心培养,收获一个“暖宝宝”  
文章图片  
三、学会换位思考  
在宝宝的世界里 , 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 换位思考可以这么做:比如 , 孩子撞到了小桌子 。 妈妈就让他给小桌子揉 , 并给小桌子道歉 , 孩子可能不明白为什么 。 妈妈可以提示说:“你刚才撞到了 , 疼不疼呀?”他回答:“疼!”“小桌子也撞到了呀 , 也很疼的 , 你给他揉揉吧 , 我都给你揉了!”在这样换位思考的过程中 , 不仅可以发展宝宝的同理心 , 而且培养了宝宝责任心 。   
宝宝就是爸爸妈妈行为的体现 , 当爸爸妈妈可以用心的聆听宝宝说话 , 去理解宝宝的内心世界 , 那宝宝也会模仿家长的行为 , 也会变得理解其他人 , 从而促进宝宝同理心的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