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好奇“宝石”的她一口吞了下去!医生:千万不要用“偏方”
“妈妈,我把一颗‘宝石’吞下去了。”
近日,4岁的小女孩橙橙(化名)对妈妈说。
不一会,孩子还出现了口水多,
肚子不舒服等症状,
【 宝石|好奇“宝石”的她一口吞了下去!医生:千万不要用“偏方”】 焦急的家人连忙将孩子送到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文章插图
急诊科值班医生连忙通知了正在家休息的小儿内科副主任医生刘伟荣。赶到医院的刘伟荣从家长口中了解到,孩子吃了一个粘贴“水晶宝石”。随后,耳鼻咽喉科医生先检查了小孩的咽部,没有发现异物,之后又马上做了颈部CT。CT发现,小孩的食管上端有一个高密度影像,应该就是吞下去的异物。
在小儿内科,刘伟荣打算通过胃镜取出异物,但孩子禁食时间没达到麻醉要求,无法在麻醉下取异物,只能用普通胃镜取异物。为了尽快取出,防止孩子发生内部器官穿孔,三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一起固定住孩子,最终通过胃镜顺利取出异物,“宝石贴纸”终于取出。
文章插图
孩子妈妈告诉刘伟荣,本来“宝石贴纸”都是贴在桌子上的,她不知道孩子怎么抠下来放到嘴巴里,可能孩子在跑动、说话的时候滑到喉咙里了。
刘伟荣表示,幼儿误食异物的情况常有发生,在他的从医经历中,就取出过形形色色的异物,有玩具、硬币、枣核、骨头甚至还有大人用的耳钉和发卡等等。他表示,一般体积小、边缘钝圆、无腐蚀性且嵌顿时间短的食管异物,及时取出来就没什么事情,但作为医生,他们最怕孩子吞食的是类似纽扣电池、磁珠这类对身体具有严重危害的异物。纽扣电池通常为强碱性,腐蚀性极强,嵌顿食管仅2-2.5小时即可造成严重烧伤、食管狭窄等并发症。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提醒:
小孩好奇心强,容易误食异物,万一发现孩子吞食异物,不要用“偏方”老办法,如用食物去喂,想让异物吞下去最后排泄出来,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这时候最好用海姆立克法将异物冲出。如果是食道异物,异物停留在食管狭窄处,孩子会出现咽不下去、呕吐、流口水,以及咽喉、脖子、胸部或腹部疼痛;也可能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情况,这时要尽快送医院就诊。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