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今年的2月28日是第15个国际罕见病日。每时每刻,全球有上亿的患者正在面临罕见病的挑战。
雪白的脸蛋微微泛着红晕,眼睛澄澈而明亮。采访人员在南京市儿童医院住院部见到轩轩时,他撒着娇,把玩着橙黄色的玩具卡车,看上去就像所有其他三岁孩子一样调皮又好动。
文章插图
而时不时露出的小手插满针管,一旁注射药瓶的机器闪烁着各种各样的指标,妈妈谨慎又频繁地擦拭着他难以咽下的口水……这些散落的细节才让人们意识到,他病了,且病得很重。
文章插图
【 “前面有了一束光,我们竭尽全力爬过去”|国际罕见病日 | 病友群】 2019年6月,轩轩出生于苏州一个普通双职工家庭。1岁后的轩轩频繁感冒、呼吸困难、不能独立行走……辗转多家医院后,2021年4月,轩轩通过基因测序确诊为“庞贝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疾病会吞噬他的呼吸功能,最后渐渐走向死亡。
“庞贝病”全称Ⅱ型糖原贮积症,患者体内缺少一种消化酶,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长肌肉,会出现四肢无力、肝脏肿大、呼吸困难等症状。这种病的发病率只有五万分之一,作为位于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即使父母都为携带者,也只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患病。父亲刘星至今记得确诊那天,检测报告上显示异常的红色加粗字体刺入双眼,“整个人都是懵的”。
不幸中的万幸是,“庞贝病”有药可治,但需终身治疗,且剂量会随着患儿体重的增加而增加。“每次5支,每支5480元,每个月需两次,完全自费。”当时仅12公斤的轩轩一年就需要60多万元的费用,天价药费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刘星甚至联系了房产中介,“如果把房子卖了,最多能撑两年,但不用药,医生评估的存活时间只有一年!”
文章插图
没有丝毫的犹豫,治!面对这样活泼可爱的小生命,刘星说,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打针太多,轩轩小手小脚上的血管都被戳破了,护士常常找不着针眼。而面对打针,轩轩已经表现得超乎一般孩子的冷静。“他习惯了。”还未体验到世间美好,却受尽人间疾苦。刘星说:“他只要喜欢的东西,我们是尽一切的努力去满足他。”
2021年7月,江苏省医保局发布了关于明确罕见病用药保障诊断、用药治疗及待遇享受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庞贝病”成为被纳入保障对象的五个罕见病之一。虽然每个月还是会花费上万,但“只要我们努努力,就能保证孩子持续、足量的用药了!”这份保障就像是心里就有了一块基石,“压得人很稳,整个家庭的精神状态,气氛都好很多,笑容也越来越多”。
文章插图
回归普通家庭,这大概是刘星一家最大的心愿。2月23日夜里,刘星在病友群里看到了“庞贝氏症AAV基因药物临床试验注册获审评受理”的链接,药物研发又有了新进展。“我们困在一个山洞里,无数个日日夜夜,一直是黑暗的。这时候,前面有了一束光,大概率是洞口,但不管它是不是洞口,我们都要竭尽全力爬过去。”他在病友群里写下。
新华日报·交汇点采访人员 王甜/文 王子杰/摄
- 老年人有了褥疮怎么好得快 老人小腿浮肿且皮肤溃烂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这个月三天就没有了 42岁女人例假越来越少了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早上不晨勃怎么调理 吃了锁阳晨勃也没有了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