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这样,妈妈就生气了”,别再用你的情绪操控孩子了( 二 )

  
家长总觉得孩子还没长大 , 但其实 , 幼儿大脑发育却远比想象的要迅速 。   
脑科学相关研究表明 , 3-7岁的孩子理解能力已经逐步成型 , 可以很清楚掌握对错概念 。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 , 是从父母开始的 。   
“再这样,妈妈就生气了”,别再用你的情绪操控孩子了  
文章图片  
面对孩子的不安 , 父母总是摆出一副手足无措和不耐烦的态度 , 一心只想快点让孩子不哭 , 却不想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要哭” , 没有选择试图理解孩子的想法 , 和她好好沟通 。   
孩子的眼里将充斥着这样“以终为始”、结果导向的教育 , 对未来的成长十分不利 。   
他首先认识的是 , 妈妈怎样跟自己说话 , 爸爸怎样对待妈妈 。 由此而生成了关于善恶最初的概念和理解 。   
同时 , 孩子的大脑又没有那么灵光 , 只有简单的应激反应功能 , 只能记住直接推导出来的结论 。   
如果告诉孩子“再吵妈妈就生气了” , 孩子直接推出来结论会是“妈妈不生气的话我吵闹就无所谓” , 而不会意识到“我这样做是错的” 。   
遗憾的是 , 许多父母为了“省事” , 表面上是培养出了听话的孩子 , 实际却有意或无意地跳过了真正的价值观形成环节 。   
3.  
小时候 , 我妈经常会吓唬我 , 再不听话 , 警察叔叔就要来把你抓走喔 。   
“再这样,妈妈就生气了”,别再用你的情绪操控孩子了  
文章图片  
恰好我有个叔叔真的是警察 , 每次他来我家做客我都表现得特别乖 , 因为总联想到穿着制服来把我抓走的样子 。 一度让我对家里来访的亲戚十分恐惧 。   
后来长大了上了网 , 才知道这种恐吓普遍存在于幼儿世界 , 还有不同的职业版本:  
“再不听话 , 医生就要来给你打针喔 。   
再不听话 , 就要去扫大街喔 。 ”  
……  
且不说这样的恐吓对职业本身的冒犯 , 且不说会使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不信任警察、不信任医院 , 就单单是这种归因本身 , 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   
“再这样,妈妈就生气了”,别再用你的情绪操控孩子了】“警察叔叔把你抓走” , 是利用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心理;“别闹了你看前面的阿姨都生气了” , 是利用孩子对负面评价的回避心理 。   
实际上都是在借用他人的权威为孩子树立道德标准 。 在孩子的心里 , 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充满困惑 。   
错误的归因不但不能帮助理解 , 还容易让孩子形成性格极端 , 其中一个极端就是患得患失 , 永远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   
“再这样,妈妈就生气了”,别再用你的情绪操控孩子了  
文章图片  
4.  
作为父母 ,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做呢?  
“  
遇到问题 , 家长先保持冷静  
对待孩子的言行 , 爸爸妈妈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而不是用生气来管教孩子 。   
如果孩子出现反常的举动 , 比如突然不听妈妈话了 , 大哭大闹 , 家长们首先要保持冷静 , 如果觉得很生气也要先压住火气 , 仔细想想孩子哭闹是不是有他的原因.  
可以用轻柔的语气询问他:是不是病了累了 , 还是在幼儿园受欺负了 , 了解情况之后再抚慰孩子 , 在平复孩子心情的同时 , 爸爸妈妈的火气也慢慢消退了 。   
如果孩子出现不良行为 , 比如乱扔东西 , 或者说粗话等等 , 也可以尝试着先耐心地引导他 , 告诉他''要将东西放回原位 , 而且小孩子要讲文明 , 不能随便说粗话 。 ''  
“再这样,妈妈就生气了”,别再用你的情绪操控孩子了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