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智商越高的孩子,越难带。”
李玫瑾:“智商越高的孩子 , 越难带 。 ”孩子小时候如果有这3个“坏毛病” , 是大脑聪明的表现 , 家长不要盲目纠正 。
【李玫瑾:“智商越高的孩子,越难带。”】李玫瑾教授曾经在节目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幼年时期的孩子 , 如果表现出坏毛病 , 说明大脑发育快 , 是高智商的表现 。
文章图片
1、沉迷“玩乐” , 听不见
李玫瑾: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具备一个共同点 , 那就是“超强的专注力” 。
孩子沉迷于自己的世界 , 玩玩具、看绘本、做游戏时 , 非常专注 , 不容易被外界干扰 , 别人和他说话 , 叫他吃点东西或者玩点其他的 , 他也听不见 。
家长要注意 , 尽量不要去打断 , 从而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
文章图片
2、爱动手 , 搞破坏
李玫瑾:孩子聪不聪明 , 看手就知道了 , 不用等他长大 。
手被科学家们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 。 蒙台梭利也说过 , 如果有了手的活动 , 儿童的智力会达到更高的层次 。 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 , 手眼脑协同工作 , 有助于充分激活脑细胞 , 让大脑发育得更聪明 。
孩子爱拆家、爱动手 , 表现为在家里翻箱倒柜、拆玩具 , 一刻也闲不下来 , 破坏性非常强 。
家长可以提供一些锻炼手的玩具给孩子 , 比如拆装玩具、积木、磁力片、拼图、翻翻书、贴纸书等 , 还可以带孩子玩手影、手指操 。
3、小嘴叭叭 , 问题多
孩子伶牙俐齿 , 讲话头头是道 , 说明语言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也很不错 。 尤其是那些能把所见所闻 , 以及想象出来的 , 逻辑清晰地表达出来的孩子 , 说明这些能力都非常不错 。
孩子对什么都好奇 , 不但问题多 , 还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 说明孩子的好奇心强 。
家长切忌不耐烦和敷衍 , 多一点耐心 , 面对孩子的问题 , 在回答时尽量体现出逻辑性 , 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 , 日常中多陪孩子交流、玩益智类游戏和亲子阅读 , 助力孩子的大脑发育得更聪明 。
文章图片
有研究发现:0~8岁时 , 是孩子智力发育的黄金期 。
在这个阶段 , 父母要多下“狠功夫” , 助力孩子智力发育 , 孩子将来面对学业、事业和生活 , 将更加游刃有余 。
那么 , 究竟该怎么下功夫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 , 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取决于良好的阅读 。 ”
在早期教育中 , 亲子阅读无疑是开发智力的上佳选择 , 有利于发展专注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扩展知识面 , 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
教育孩子 , 我是大量阅读的忠实拥护者和执行者 , 我们家儿子Leo现在5岁多 , 亲子阅读的习惯已经持续了4年多 , 效果是真的好 。
Leo现在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 理解能力提升很多 , 老师评价他知识面广、专注力强、学习能力强 。 Leo现在交到的朋友 , 也是高知家庭里接受了很好的教育的孩子 。
建议父母先做到自律 , 坚持带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 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和兴趣 , 孩子也将终生受益 。
文章图片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