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走2步就摔”,孩子走路频繁摔跤,几种原因家长要重视
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 , 欢迎个人评论、分享
“摔跤”对于刚学习走路的宝宝来说 , 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 宝宝也正是在无数次跌跌撞撞地“摔跤——爬起来——继续走”的过程中 , 走起路来也会越来越平稳 。
不过 , 不知道家长有没有发现 , 有些孩子走路时特别容易摔跤 , 甚至2岁以后 , 乃至4、5岁了仍然是“十步一摔、五步一倒” , 还把身上摔的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
文章图片
“没走两步就摔” , 3岁娃走路仍摔跤
【“没走2步就摔”,孩子走路频繁摔跤,几种原因家长要重视】最近团子妈在楼下散步的时候 , 总是能遇见邻居王阿姨带着自家的小孙子在楼下玩耍 。 王阿姨的小孙子已经3岁了 , 但是每次走路的时候 , 仍然是像那些刚刚学习走路的小孩子一样 , 跌跌撞撞的 。
王阿姨看到小孙子走路走不稳 , 也是不敢放心让孩子自己走路 , 每次都是紧紧地跟在孙子的屁股后面 , 生怕一个不小心孩子便又摔倒了 。
文章图片
聊天的时候 , 王阿姨说:“这孩子开始走路走的可早了 , 不过就是到现在走路都走的不好 , 在家里也是没走两步就摔 , 走楼梯更是磕磕碰碰的” 。
生活中 , 确实有很多孩子到了一定年龄 , 仍然无法很好地学会走路 , 没走几步就摔 , 总是需要大人在后面的帮助 。 有的家长认为这是时间问题 , 或者是孩子粗心、贪玩不好好走 , 时间长了自然就能够走好 。
但实际上 , 孩子走路走不好并非完全是时间的问题 , 有几种情况需要家长要在意起来 。
文章图片
孩子多大后 , 可以走好路不摔跤?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 学习走路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 。 而学会走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 而是在磕磕绊绊和无数次摔倒后 , 逐渐掌握走路的规律 。
尤其是那些处于学步期的宝宝 , 走起路来更是摇摇晃晃的 , 一点都不平稳 , 甚至经常是“平地摔” 。 看到孩子摔跤 , 家长虽然心疼不已 , 但这都是正常的现象 , 等孩子学会走路后便会慢慢好转 。
据统计:2岁以内的孩子如果没有外力搀扶的情况下 , 可能每小时会摔倒17次;而2-3岁的孩子 , 每天摔倒10次以内都不是什么问题 。 但如果是3岁以后的孩子 , 走路时仍然多次地摔倒 , 那么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 。
文章图片
孩子走路频繁摔跤 , 有时候真不是粗心那么简单
如果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 , 仍然是走路频繁摔跤 , 那么原因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走路过早
孩子走路总是摔倒 , 有些时候可能并不是孩子的问题 , 而是大人的育儿方式导致的 ,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家长让孩子走路“过早”导致的 。
文章图片
孩子走路过早是有很多潜在性的危害的 , 例如:
影响腿型发育
影响脚部发育
影响脊柱发育
影响视力发育
原因二:身体原因
如果孩子的神经发育不良 , 那么也会导致在走路上出现不稳定 , 容易摔倒的情况 。 像比较常见的大脑发育异常 , 这样的孩子表现为迟迟学不会走路 , 平衡感很差等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