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尔被儿子屏蔽:为啥曾黏着妈妈说心里话的娃,现在拼命想逃离( 二 )

  
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水平属于成人  
, 追求和成人一样平等的地位 。   
他们开始注重自己的独立地位  
, 保护自己的隐私 , 开始注重自己独立精神世界的建设 。 表现出来就是不再和父母说心里话 , 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 , 变得沉默寡言 。   
所以 ,   
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疏远 , 是一个必经的阶段  
,   
和是不是一个称职的父母无关 , 也和你曾经是否拥有一段亲密的亲子关系无关 。   
傅首尔被儿子屏蔽:为啥曾黏着妈妈说心里话的娃,现在拼命想逃离  
文章图片  
如何应对孩子对自己的屏蔽?  
对于青春期 ,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有过一个非常美妙的比喻 。 他认为 ,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处于毛毛虫和蝴蝶之间的那一个蛹 , 外表看起来风平浪静 , 其实内部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 已经不再适用于普通的亲子关系 , 而是一门艺术 。   
1、保持清醒和冷静  
大张伟对青春期的一句评价很有意思:“  
青少年叛逆就和感冒一样 , 你就是再努力 , 他也要到时候了才能好 。 ”  
傅首尔被儿子屏蔽:为啥曾黏着妈妈说心里话的娃,现在拼命想逃离  
文章图片  
孩子和女同学打电话 , 父母就觉得孩子谈恋爱了;  
孩子撒了个谎 , 父母就觉得孩子变坏了;  
玩会儿手机 , 打会儿游戏 , 父母就觉得孩子无可救药了 。   
很多父母面对青春期 , 如临大敌 , 比孩子还紧张敏感 。   
一点点风吹草动就阵脚大乱 。 这样的疑神疑鬼 , 最终导致的就是孩子的反感和逃离 。   
傅首尔被儿子屏蔽:为啥曾黏着妈妈说心里话的娃,现在拼命想逃离  
文章图片  
傅首尔被儿子屏蔽:为啥曾黏着妈妈说心里话的娃,现在拼命想逃离】孩子不希望总是被父母怀疑 , 讨厌无休止的解释 , 为了免掉这些麻烦 , 他们选择不让父母知道 。   
孩子希望可以回归到自己的圈子里 , 有自己的空间隐藏心事和秘密 , 有自己的时间可以思考和探索 , 他们开始拒绝以前黏黏糊糊的亲子关系 , 渴望彼此的尊重和独立 。   
所以 ,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 , 不管他们做什么 ,   
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静和清醒 , 不要过多纠结孩子的变化 , 纠缠孩子为什么和自己不再亲密 。   
青春期的孩子 , 和父母陌生是正常的 , 如果还一如既往地黏糊 , 反倒应该引起重视了!  
傅首尔被儿子屏蔽:为啥曾黏着妈妈说心里话的娃,现在拼命想逃离  
文章图片  
2、往后退一步  
心理学家海姆·G·吉诺特指出:  
十几岁的孩子对不请自来的关注和建议感到愤怒 。 对于开始疏离自己的孩子 , 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事无巨细地呵护和照顾 , 反而会让孩子逃离得更远 。   
青春期孩子最大的幸运 , 就是拥有愿意为他们改变的父母 。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和河合隼雄有过一次谈话 , 其过程就完美诠释了和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方式 。   
第一次见面 ,   
河合隼雄始终把自己置于倾听者的位置  
。 不主动开口 , 不打断 , 不追问 , 村上说“他几乎没有主动开口 , 只是静静听我一个人说 , 似乎在眼眸深处思索着什么 , 也会有一搭没一搭地附和 , 在恰当的时候很好地说出是啊是啊” 。 让诉说者完整自如地表达 。   
第二天 , 河合隼雄则完全变了一个人 , 睿智博学 , 回应积极 , 眉飞色舞 , 还“连珠炮似地说着笑话 , 表情也陡然变得明朗起来” 。   
村上春树说 ,   
自己头脑中纠缠在一起的 , 那些让人很不舒服的 , 总想干点什么却又不知该干什么的感觉 , 不可思议地就被温和地化解开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