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 你的这些行为正在悄悄让孩子变懦弱…

前两天一位家长问我说:  
自己6岁的女儿特别懦弱 , 遇到一点小困难就退缩;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几句 , 就开始抵触上学 , 也抵触参加集体活动 。   
其实 , 6岁的孩子正处于  
“他律道德阶段(2-8岁)”  
, 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  
以表象思维为主  
, 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 。   
他们的  
道德判断是他律的、绝对的规则以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 。   
他们会  
特别相信老师说的话 ,   
会觉得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 。   
所以当孩子被老师批评的时候 , 他就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 , 从而影响自信和学习 。   
家长必看  你的这些行为正在悄悄让孩子变懦弱…  
文章图片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 , 父母  
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 看到孩子行为  
背后隐藏的需求  
, 而不是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 这样才能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   
此外 , 下面这几种行为 , 也会潜移默化地造成孩子胆小懦弱 , 抗挫折能力差 。 家长自查一下 , 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类似情况 。   
经常冷暴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  
“静止脸”  
实验 ,   
一开始  
心理学家让家长用夸张的表情和孩子交流 , 孩子的表现十分自然且开心 。   
然后心理学家让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予理睬 , 不作任何表情和动作 。 孩子开始变得紧张和着急 , 慢慢开始大哭 。   
这种场景在生活中是不是很常见?  
有些家长在  
被孩子气得不行时  
, 就习惯  
晾一晾孩子 ,   
轻者直接  
“冷漠脸”  
, 孩子说什么都不回应;重者直接把孩子  
“关进小黑屋” ,   
让他自己反省 。   
你以为孩子在好好反省吗?实际上  
他一直在想“妈妈为什么不理我 , 她一定是不爱我了 , 她是不是不要我了?”  
这种做法给孩子的  
内心造成的伤害  
, 是十分巨大且持久的 , 甚至等他长大成人后 , 也会  
用同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 。   
其实 ,   
童年就是在试错中学习和长大的  
, 作为父母 , 我们  
不是真的要跟孩子置气  
, 而是要  
用包容和耐心去修正孩子的行为 ,   
帮助他更好地成长 。   
家长必看  你的这些行为正在悄悄让孩子变懦弱…  
文章图片  
常用攻击性语言  
尽管我们知道身为父母不能对孩子打骂 , 但当情绪爆发的时候 , 还是会脱口而出一些特别难听的话 , 比如:  
“这么点小事都干不好 , 将来啥能干好?”  
“一边儿去吧 , 你就知道添乱!”  
“会不会好好走路?别吊儿郎当的!”  
虽然不打不骂 , 但  
攻击性的陈述  
, 其本质和辱骂、贬低是一样的 , 都是  
语言暴力 。   
长期下去 , 孩子会产生  
自我怀疑、缺乏安全感、自信心不足 , 从而变得胆小懦弱 。   
当然有人会说  
“怎么说孩子都不听 , 我也没办法 , 只能声音越来越大 , 话越来越难听 。 ”  
没错 , 我们当然可以生气 , 也可以表达愤怒 , 甚至可以高声说话 ,   
但注意要“对事不对人” 。   
家长必看  你的这些行为正在悄悄让孩子变懦弱…  
文章图片  
尽量  
把“攻击性语言”变成“描述性语言”  
, 比如把“怎么又把地上弄得全是玩具 , 整天就会作 , 别的啥也不会!”  
变成“地上全都是玩具 , 这让我很烦躁 , 快自己把玩具放回原位 , 不然一会儿又找不到了 。 ”  
直接把“你看到的+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 效果或许会比“人身攻击”会更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