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夜分享丨导致孩子越来越难管的三件事,也许你正在做

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会觉得,如何管孩子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孩子特别难管的时候。  
这种难管,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孩子的“不配合”。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孩子正在打游戏的时候,你喊:“吃饭了!”  
普通的孩子会放下手机,跑向饭桌。  
难管的孩子,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也要耽误很长时间,他们会嘴上随便应付两句,眼睛却不离手机;等到你再大点声催促的时候,就装作没听到。  
当你发火喊第三遍,孩子态度也跟着恶劣:“催什么,我都说马上了!”  
这种表现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到了青春期,孩子就变得越来越难沟通。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无能为力的感受也会越来越明显,他们就会疑惑:  
“为什么别人家孩子越大越省心?我家孩子却这样难管?”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在于父母之间教育方法的差别。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难管的孩子都是被宠坏的,其实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很多父母不曾注意的细节,都是导致孩子越来越逆反的导火索。  
教养方式的不统一  
有的人认为在家庭里,有人唱黑脸,有人唱白脸,软硬兼施的方法会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教育合作模式,就是夫妻双方一个人严厉,另一个就纵容;一个人批评,另一个就袒护;一个人骂,另一个就哄.....  
比如放假期间,妈妈督促孩子写作业:30分钟写完数学的练习题再去玩。  
孩子磨磨蹭蹭不愿意做,但是妈妈坚持要求,一旁玩手机的爸爸看不下去了:“好不容易放假,就让他玩呗!不差这一会!”  
这件小事,表面看起来无伤大雅,但却在孩子心中建立起了形象:妈妈很严厉,爸爸很好说话。  
类似的事情发生多了,下次他就学会“见风使舵”,想要某个玩具、想要偷懒、想要玩,直接去找爸爸,对于那个设置太多禁令的妈妈,躲着就是了。  
end|夜分享丨导致孩子越来越难管的三件事,也许你正在做  
文章插图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  
在某个家庭里,也是类似这种分工,只不过爸爸严厉,妈妈宠爱,孩子每次犯完错,爸爸教育几句,妈妈就心疼地抱住孩子,护着孩子。  
前段时间,孩子放学把同学的头打破了。孩子以前也会欺负别人家孩子,爸爸严厉教育过很多次,都不起作用,因为孩子背后有妈妈这座靠山。  
不知不觉中,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没有规矩的行为都有了避难所,才会重复犯错、闯祸。因为每一次犯错后,孩子根本没有从中得到过任何教训。  
养成这种思维习惯的孩子,教育也会逐渐变得困难起来。  
教育方法一成不变  
有个在培训班工作的朋友讲过这样一件事:  
有天,给一名高中生上网课的途中,学生提出想休息一会,没等老师开口,一旁监督的妈妈答道:  
“不行!”  
【 end|夜分享丨导致孩子越来越难管的三件事,也许你正在做】“我上课的时候你能不能出去啊!”  
“我在旁边又不打搅你。”  
“你就是烦到我了。”  
“我不在这,你就偷懒!”  
孩子气得站起来:“那你自己上吧!”  
说罢,摔门而出。留下一脸受伤的妈妈和视频这头尴尬的老师。  
这不是母子两第一次产生矛盾,平时这个已经是高中生的孩子经常嫌妈妈管得太多,连上课都要在一旁看着,为此,两个人经常吵架。  
晚上,朋友收到这位妈妈的短信,通知她明天正常上课,并表示自己这几天已经离开家,去娘家反思自己的教育,也是为了让孩子反思自己。  
看到这位绝望的母亲,朋友叹气道:“孩子已经变了,但是家长却还是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对待孩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