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管|父母做到“五不惯”“三不管”,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三不管|父母做到“五不惯”“三不管”,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文章图片   
作者 | 蜉蝣  
来源 | 家庭之窗(ID:edu683)  
李玫瑾教授在谈到父母教育孩子的弊端时,说到:  
“有些家长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却开始管 。”  
其实孩子身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来源于父母对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这个问题的认知不清 。  
该严管的时候不舍得严管,惯出了孩子的一身臭毛病,该放手的时候做不到放手,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  
有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  
“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要顺应孩子的感觉与节奏,错误的教育方向与方式,孩子会把你撞飞 。”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父母要做到“五不惯”“三不管”,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将来才能更优秀 。  
三不管|父母做到“五不惯”“三不管”,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文章图片   
三不管|父母做到“五不惯”“三不管”,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文章图片   
五不惯  
1. 孩子没规矩不能惯着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教育箴言 。  
孩子就像一条奔涌向前的河流,父母要做的,应该是顺应他前进的方向,给他筑起坚固的堤坝;  
让这条河流不会因为失控而四处肆虐,也让他能够流淌得更远,直到汇入大海 。  
而规矩就是这个堤坝 。  
立规矩要趁早,不要觉得孩子年纪小,就可以惯着 。  
现在惯着,以后想管的时候就管不住了 。  
从小教会孩子了解社会规则,明确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开始会很难,但孩子长大后,会明白父母的苦心 。  
2. 孩子不做家务不能惯着  
不要觉得做家务这件事可有可无,一个小时候不做家务、不爱劳动的孩子,长大后想要他突然变得勤劳,这是不可能的 。  
父母一味娇惯、包办代替,不但会降低孩子的幸福指数,还让“巨婴”和“妈宝”等不健康人格出现,影响孩子的人生 。  
好习惯要从小养成,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让孩子有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勤劳肯干的品质 。  
这对孩子之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  
3. 孩子对长辈不敬不能惯着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常常会出现一个家庭里几个老人围着孩子转的情况,有的孩子就被惯坏了,对着老人呼来喝去,没有丝毫敬意 。  
这一点父母一定不能惯着 。  
作为一个普通人,虽然不需要学会一个高级场所才用到的礼仪,但是最基本的礼貌是很有必要的 。  
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最基本的礼貌,一个在家里对长辈不敬的孩子,到社会上也不懂礼貌为何物 。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长歪,也很容易让人敬而远之 。  
4. 孩子自私自利不能惯着  
父母疼爱孩子,往往对孩子舍得花钱,对自己不舍得花钱;  
吃饭的时候,孩子喜欢吃的菜父母就想全留给孩子,自己一口也不舍得吃 。  
父母这样以孩子为中心,其实很容易惯出孩子自私自利的坏毛病,什么好东西都想自己独享,认为父母甚至他人理所当然地让着自己 。  
久而久之,父母丢失了自己,而孩子则认为从父母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更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他人 。  
这样自私自利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变成白眼狼,更别提孝顺父母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