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调查发现,长大后还能“跟妈亲”的孩子,通常是妈妈做对了这3点( 二 )

  
文章图片   
当然,给足孩子关爱,不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而是对孩子合理的、正向的需求及时响应 。如果孩子无理取闹,就要学会温柔而坚定地拒绝 。  
比如,孩子非要一个玩具,但家里已经有类似的 。那么此时,你需要先肯定他的情绪,再解释你的想法,最后想办法化解 。你可以说:妈妈知道你非常想要这个玩具,对吗?但妈妈考虑家里已经有了类似的玩具,快放不下了 。你说咱们怎么办呢?让孩子自己想办法,你会发现他的配合度非常高 。  
若3岁前,妈妈没有给足孩子关爱,孩子就很容易在亲密关系中受伤 。长大后不知道该如何对待亲近之人,习惯用冷漠来武装自己,表现得像个小刺猬,对外界浑身是刺 。  
二、3~12岁,妈妈要懂得非暴力沟通  
心理学家认为,3~12岁是孩子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关键期 。  
这个阶段6岁是个分水岭,6岁之前妈妈是世界中心,他们对妈妈非常依赖 。6岁之后孩子步入小学,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学到了更多知识 。慢慢地他们发现原来老师懂得比妈妈多,和同学们玩比和妈妈玩有意思 。  
这个时期孩子的独立人格逐渐形成,他们开始见缝插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愿意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不再把父母的话当作是全部,自然就会和妈妈产生分歧 。这个时候会非暴力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长大后|调查发现,长大后还能“跟妈亲”的孩子,通常是妈妈做对了这3点   
文章图片   
“观察事实——表达主观感受——表明需求——提出具体请求”这是非暴力沟通的关键!  
我曾把这个法子用在优米身上,亲子关系融洽不少 。优米非常讨厌洗澡,确切地说是讨厌洗头,每次洗澡都跟打仗似的,以老母亲的怒吼结束 。直到有一次,我突然想起了非暴力沟通,于是有了以下对话:  
"宝贝,你已经6天没洗澡了”——观察描述事实“我不想洗头”“妈妈知道你不想洗头,但你这样我有点担心”——说我的感受“担心什么?”“如果不洗澡,我怕你的身上会起疹子、会痒,那样我会认为自己没照顾好你,妈妈会很内疚 。所以,我们可以去洗澡吗?”——表明需求“可我想看动画片”“那这样,你可以先和我去洗澡,一会妈妈陪你一起看动画片,你看可以吗?”——提出具体要求  
果然那天优米毫无障碍地去洗澡了 。  
试想,如果我们每次都能用“观察事实——表达感受——表明需求——提出请求”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孩子是不是就觉得妈妈最关心自己呢?  
三、12岁之后,远远引领,给孩子足够空间  
孩子12岁以后步入了青春期,这个阶段他们异常矛盾 。  
生理上急速发育和心理上的半成熟,让孩子们要求在精神生活上摆脱父母的羁绊,但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又让他们格外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  
这时如果妈妈还采取对待小朋友的方式和他们相处,孩子就会强烈要求自己拥有成人的待遇,从而出现权力争夺 。尤其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强烈,情绪也会在激素的作用下起伏很大,所以经常会看到青春期孩子一言不合就放弃生命的新闻 。  
长大后|调查发现,长大后还能“跟妈亲”的孩子,通常是妈妈做对了这3点   
文章图片   
这个时期亲子的主要矛盾会集中在:“独立自主”“社会地位平等”“人格受到尊重”这几个需求,所以,妈妈一定要给这个阶段的孩子留出空间 。  
有位专家说过,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孙猴子,不能频繁念紧箍咒,不然就容易激发猴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