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长期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除了难管教,长大后还有3种缺陷( 二 )

  
一个男孩长期在父亲缺席的环境下成长 , 在通往世界之路时他会迷失方向 , 最终导致他走上极端 。   
美国父教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  
尽管只有20%的未成年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 , 却有70%的少年犯出自单亲家庭 。   
美国很多问题孩子 , 都来自无父家庭 。   
父亲缺席的童年 , 是孩子永远的短板 , 让他们的人生容易误入迷途 。   
02  
孩子没有安全感  
曾有一位老师说过一个例子:  
班里一个小男孩特别内向 , 不爱说话 , 也总是被人欺负 , 而且不敢还手;  
他很懂事 , 也很让人心疼 。   
老师经过了解后 , 发现孩子是由妈妈带大的 , 爸爸常年不在家 。   
父亲的缺席 , 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 , 做什么都畏畏缩缩 , 哪怕被欺负了也只想息事宁人 。   
而长此以往 , 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怯懦、孤僻且自卑的性格 。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  
“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 , 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 ”  
父亲象征“外向的力量”;  
父亲良好的陪伴 , 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 , 让他有勇气融入社会 。   
李玫瑾:长期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除了难管教,长大后还有3种缺陷  
文章图片  
03  
孩子社交能力差  
有研究表明:  
小时候妈妈陪伴得多、爸爸陪伴少的孩子 , 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 不愿意听取别人意见;  
他们享受被捧在手心的感觉 。   
而父亲的作用是:  
能引导孩子走出“舒适区” , 丰富孩子阅历 , 能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 , 有利于孩子未来的社交 。   
而这些教育 , 妈妈给不了 , 必须由爸爸来给 。   
今年暑假时 , 曾有一则这样的新闻:  
一名14岁的少年在暑假期间 , 和父亲一起24天骑行318国道川藏线2200公里 。   
李玫瑾:长期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除了难管教,长大后还有3种缺陷  
文章图片  
父子二人一天最多的时候 , 曾翻过4座4000米的高山 , 每天的路程相当于一个全程马拉松 。   
沿途的艰辛与坎坷 , 在父亲的陪同下全部化作前进的力量 。   
途中 , 父子俩不仅要强忍着高原反应带给身体的痛楚、还要面对一天时间里变化无穷的恶劣天气 。   
儿子因为高原反应经常流鼻血 , 吃的也很简单 , 多数时候他们就依靠方便面来作为身体的补给 。   
儿子之所以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下来 ,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  
“爸爸跟我在一起 , 爸爸能够做到 , 我也要做到 。 ”  
父亲的用心陪伴 , 可以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 , 让孩子阳光、自信、勇敢 。   
父亲不缺席成长的孩子 , 他们长大后更容易成为优秀的人 。   
李玫瑾:长期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除了难管教,长大后还有3种缺陷  
文章图片  
04  
影响孩子的婚恋观  
在记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第二集《呵护童年》中 , 有一个孩子 。   
他的妈妈非常强势 , 弱化了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 。   
他的童年因为父亲的“心理缺席” , 没有一个同性正向的榜样 , 使他整个人看起来少了一份同龄男生的“阳刚” 。   
但他又表现出对“热武器”的过分热爱 。   
他因为父亲的“缺席” , 才会寻找外在的力量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 来寻找对自己性别的认同 。   
有研究结果指出:  
与那些一星期内接触父亲不到6小时的男孩相比 , 每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男孩 , 更有男子汉气质;  
他们所从事的活动更开放 , 他们更具有进取精神 , 也更愿意去冒险 。   
李玫瑾:长期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除了难管教,长大后还有3种缺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