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结巴怎么办?长大后能变好吗?

后台有位妈妈讲了这样一件事 。   
周五中午 , 老师给她打电话 , 说她儿子在学校哭闹 , 不愿意上学了 。   
她赶到学校把孩子接回家 , 孩子安静下来 , 才说出了原委 , 原来因为孩子有点口吃 , 被班里的一个小朋友嘲笑 , 小朋友还学着他说话的样子 , 逗得旁边人哈哈大笑 。   
这已经不是孩子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了 , 孩子除了说话有点口吃 , 很懂事 , 家里人和老师都很喜欢他 , 他们也在努力纠正孩子口吃的情况 , 但似乎效果不大 。   
这让她非常担心 , 要是长大后还说话结结巴巴的 , 可怎么办?  
孩子说话结巴怎么办?长大后能变好吗?  
文章图片  
口吃现象在儿童中其实很常见 。 据统计 , 儿童发育早期患口吃的概率约为5% , 也就是说100个孩子中5个就有这种情况 。 一般发生在2-7岁 , 4岁左右是发病的高峰期 , 男孩的发生率是女孩的3倍 。   
那么 , 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口吃现象呢?口吃长大后会不会好呢?父母平时又该如何帮孩子进行矫正呢?  
导致口吃的原因有哪些?  
目前 , 普遍观点认为口吃跟以下5种因素有关 。   
1.大脑器质性因素 。   
这种原因的口吃 , 多是因为孩子在出生前、生产时或产后大脑受损而导致 。   
2.发音器官异常 。   
这是由于孩子的呼吸肌、咽喉部器官功能出现异常 , 从而导致孩子说话不流畅 。   
3.家族聚集性 。   
这种口吃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特点 。 当孩子的上一辈亲属中有口吃病史 , 则孩子患口吃的概率也会较高 。   
4.心因性口吃 。   
这种口吃是由于精神或心理出现问题 , 从而导致的口吃 。   
5.发育性口吃 。   
这种口吃 , 是由于孩子刚开始讲话时 , 思维比较活跃 , 而他们的词汇储备量又较少 , 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思维 , 从而出现了表达的障碍 。 这种口吃会随着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而逐渐改善 。   
孩子说话结巴怎么办?长大后能变好吗?  
文章图片  
什么样的口吃现象家长需要重视?  
如果孩子只是偶尔出现口吃 , 一般不用太过担心 。 但当孩子的口吃现象符合以下6种状况时 , 家长们就需要注意了 。   
?口吃现象已持续一年以上;  
?孩子年龄超过5岁;  
?家族中有人患有口吃或言语障碍;  
?孩子已经知道自己有口吃的问题 , 并会因此产生焦虑或逃避心理;  
?口吃的同时 , 还伴有眨眼、点头等肢体动作;  
?孩子性格较为敏感 , 或者过分追求完美 。   
当孩子除了口吃外 , 同时还有上述中的某些表现时 , 长大后还会口吃的概率通常较大 。 所以 , 这种情况下 , 建议家长最好带着孩子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 如果孩子的口吃现象日趋严重 , 则有必要寻找专业的言语治疗师进行治疗 。   
孩子说话结巴怎么办?长大后能变好吗?  
文章图片  
日常生活中 , 家长如何做有助于矫正孩子的口吃?  
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口吃时 , 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面来帮助孩子矫正 。   
家长可以通过记录孩子的说话日记 , 来寻找孩子说话口吃的诱因  
家长通过观察记录 , 如果发现孩子的口吃现象正在逐步改善 , 那么 , 孩子的口吃多半属于发育性口吃 , 长大后就会好转 , 不需要专门治疗 。 此外 , 家长通过记录说话日记 , 可以帮助寻找孩子口吃的诱因 。 比如 , 观察孩子出现口吃时是否太过疲惫 , 情绪是否比较紧张、焦虑等情况 。   
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舒适、放松的语言环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