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巨婴”的生产流程( 三 )

  
另一个是被溺爱控制 , 活成了“爱恨纠结体” 。  
其实更多的人 , 都成为了这种 。  
任何爱都是功利性的 。  
溺爱就更别说了 , 它暗藏的终极目的 , 就是为了控制孩子 , 按父母意愿行事 。  
比如逼婚逼生 , 比如什么事都插一手 。  
而孩子 , 大都选择服从——毕竟父母付出这么多 , 实在太内疚了 。  
这一点 , 妈宝男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  
他们口头禅是:“我妈养我多不容易啊!你就不能孝顺她一点吗?”  
其实呢 , 妈宝男内心非常痛苦 。  
他既爱妈妈又恨妈妈 。  
爱 , 大都源于愧疚 。  
恨 , 是因为妈妈的控制 , 以及他渴望自由而不得 。  
你说 , “溺爱”这东西 , 是不是很毁人?  
05  
曾奇峰也写过一个事 。  
一个妈妈追着孩子喂饭 。  
曾奇峰说:“孩子这么大 , 不用妈妈喂了 。”  
“我孩子挑食 , 我不喂啊 , 真怕他饿坏了 。”  
“放心 , 要是哪个物种连饿了都不知道吃东西 , 早灭绝了 。”  

一个“巨婴”的生产流程
  
文章插图  
几经劝说 , 这妈妈决定试一试 。  
果然 , 不到一个月 , 孩子不但能自己吃饭 , 还不挑食 , 什么都尝尝 , 有一种终于解放的感觉 。  
而这时 , 妈妈反而流露出一丝焦虑 , 总觉不妥 。  
看 , 这就是在玩“自己满足自己”的牺牲游戏 。  
沉浸在这种伟大的牺牲感里 , 自然无法看见孩子对独立意志的渴望 。  
而父母想走出“自己满足自己”这个困境 , 最直接的办法 , 就是向外观察 , 以及向内觉知 。  
向外观察:孩子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他想要什么样的成长体验?  
【一个“巨婴”的生产流程】还是李雪那句话 , 爱 , 是如他所是 , 而非如你所愿 。  
向内觉知:拿自己的童年 , 与孩子的现在做比较 , 问自己 , 我究竟是在满足谁?买一大堆玩具 , 倒底是“我”想要 , 还是孩子想要?  
只有区分出这些 , 你才能真正看见一个孩子的所思所感 。  
而看见 , 是一切真爱的前提 。  
来源:人文本心理(ID:renweibenxl) ,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越怕越想看的恐怖片为什么能带给你快感?  
约翰 卡朋特的标志性恐怖片《万圣节》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 被影迷公认的凶杀类恐怖电影的代表作 , 在这之后很少有恐怖电影能达到同等高度 。观众们蜂拥至影院 , 观看一名蒙面男子在郊区小镇上看似随意的谋杀和残害 , 提醒着人们 , 尖桩篱笆和修剪整齐的草坪无法保护我们免受不公正、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