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一定都曾问过自己三个问题( 三 )

  
“个人能够较好地动员他全部的有机体、他的有意识的思想,来参与考虑、斟酌和权衡每个刺激、需要和要求以及与之相应的权重和强度 。”  
“由于有了这种综合的斟酌和权衡,他能够发现在当下情境中,那些似乎最接近于满足他所有需要的行为过程,不仅能满足即时的需求,也能满足长远的需求 。”  
成为“真实的自我”,还意味着形成自己内在的评价源 。如果个体总是简单地用社会和他人的评价标准来看待事物,用他人是否满意来决定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他是无法倾听自己的意愿,满足自己的需要的 。  
成为“真实的自我”的个体,将不再仅仅依赖别人的标准生活、依赖别人为他做出决定和选择,而是在了解社会标准、他人评价的基础上,认真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了解什么才是表达真正自我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在此基础上自己做出决定,并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  
“成为一个独特的、为自己负责任的人”同时也会使自己“体验到力量感以及与承担责任伴随而来的不安感”,提高自己对不确定性的容纳力 。  
成为“真实的自我”,还意味着成为过程的意愿 。个体有更强烈的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在经验中不断生长的意志和愿望,主动参与到一个流动的、前进的发现自己的经验之流中,把自己看做是一个生长的变化过程,而不是成为一件标准的产品或一种凝固的状态,一种特定的人格 。  
他“倾向于放弃这种生活中一定要达到的某种确定的目标,转而接受自己是一个生成、成长、流动的过程 。”因此,更加注重成长过程中的个人体验和自我觉察,更能忍耐漫长的经验积累、持续甚至终身的学习过程 。  
  

每一个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一定都曾问过自己三个问题
  
文章插图  
  
如何成为一个人——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的方式如何成为一个人?这是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的方法和途径问题 。  
罗杰斯认为,“如果我能够与我自己形成助益性关系,使我能够敏锐地觉察并接纳我自己的情感,那么我就十分可能与他人形成助益性的关系 。”  
因此,咨询师的个人成长的基本方式,就是通过他人帮助或自我帮助,与自己形成真诚透明、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理解的关系,促使自我觉察、实现个人成长 。运用这种基本方式,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在很多领域和空间实现个人成长 。  
伊根在《助人者技能练习》一书中谈到,个人在生活中面临十个主要的成长任务,这些主要的个人成长任务包括:  
个人能力,独立实现预期目标的自主性,价值观,自我同一性,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密切性,性的态度,爱情、婚姻和家庭的品质,生涯现状和态度,扩展社会交往的范围以及闲暇生活的打理 。  
在伊根看来,我们需要经常反思这些成长任务,考虑与之相关的个人经验,促进自己的成长,然后才能将自己成长的体会运用到助人者角色中去 。  
  
每一个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一定都曾问过自己三个问题
  
文章插图  
  
这种与自己形成助益性关系的个人成长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心理发展阶段 。  
第一,出现成长问题,形成成长动机 。  
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出现反移情,或者在从业一段时间后出现职业耗竭,或者在生活中产生情绪问题与心理危机时,咨询师会产生改变自己、改变现实的愿望与动力 。  
特别是当成长问题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生活时,自我成长的动机和愿望会变得更加强烈 。咨询师可以通过接受督导师督导或治疗师治疗,寻求同侪帮助与个人自助等等方式,力求处理自己的个人议题,实现个人成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