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焦虑也让你对整个事件的解释发生了偏差,你忘记了张佳总是熬夜,所以经常在课堂上打瞌睡,而是把她的哈欠归因于自己的演讲表现不佳 。由于准备不足,原本计划5分钟的演讲只进行了3分钟你就无话可说了,尴尬地站在讲台上,恨不得有个地缝可以钻进去 。终于,老师说你可以下去了 。你灰溜溜地走下台 。坐回到座位上乃至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在回想着自己在台上的一幕幕表现,特别是在整个演讲过程中表现地不好的部分,不停地进行反思,“我刚才实在说得太糟糕了,好多同学都没在看我,他们肯定觉得我说得很无聊,有些同学还笑了,他们肯定都在嘲笑我,我不想继续在这里待下去了,我想要回家 。我以后再也不上台演讲了 。”
如何应对社交焦虑?就像这样,在社交焦虑的朋友们眼中,简单的社交情境在歪曲的信念和认知偏向的放大镜下看来就像是洪水猛兽 。对于一些人来讲,社交焦虑的各种症状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困扰,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我们的生活,阻碍我们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情况下,可以勇敢地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对于大多数人,社交焦虑的种种想法可能让我们在面临社会性任务前感到焦虑或紧张,但还没有到达对生活产生很大困扰或带来痛苦的地步,可以参考以下的小视频,来了解社交焦虑,并尝试减轻自己的焦虑情绪,帮助自己更好地面对社交活动 。
来源:临床咨询心理实验室,作者:谢童,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你是“害怕有更好选择综合症”患者吗?
生活中,你会不会担心自己做的选择不够完美,经常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做出决定 。又到了晚饭时间,吃凉面怎么样?蔬菜沙拉呢?好像新开了一家烤串店 。炒饭也不错啊 。你打开手机上的餐厅评分app,手指不断在屏幕上下滑,直到半小时后,饥肠辘辘的你问自己:做选择怎么那么难?!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