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考虑功绩贡献,蜀汉“五虎上将”应当如何排序?( 二 )

  

如果仅仅考虑功绩贡献,蜀汉“五虎上将”应当如何排序?
  
文章插图  
在赵云之后,依次是黄忠、马超 。黄忠是在刘备拿下长沙后归顺,后来于攻打益州的过程中表现出色,逐渐脱颖而出 。汉中之战时,黄忠把握时机一举斩杀了曹魏主将夏侯渊,由此一战成名,成为了刘备拿下汉中的重要功臣 。因为斩夏侯渊之功,刘备力排众议封黄忠为后将军,但第二年八月黄忠就去世了,没能立下更多功劳 。  
最后再说马超,自从投靠刘备以来,马超立下的功劳屈指可数 。首先,是他来到成都城下震慑城中的刘璋,加快了后者出城投降的进度;其次,是他跟随张飞北上与曹魏兵马交战;第三,马超曾利用自己在羌、胡等民族中的威望帮助蜀汉获得他们的支持 。当然,从另一方面说,刘备也确实没有给马超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 。  
如果仅仅考虑功绩贡献,蜀汉“五虎上将”应当如何排序?
  
文章插图  
综上所述,五虎上将尽管确实都是人中豪杰,但从功绩的角度来说,追随刘备最久,能力最为突出的关羽、张飞二人毫无意外分列第一和第二 。赵云同样资历深厚,做出过不少贡献,而且一直到诸葛亮北伐都还在为蜀汉奉献力量,应该排在第三 。黄忠斩杀夏侯渊,帮助刘备夺下汉中,马超也做出过一定贡献,他们分列第四、第五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隋炀帝为什么要死磕高句丽?一个重要原因使他停不下来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的大一统王朝,国祚仅延续了37年 。隋朝在隋文帝统治时期和隋炀帝统治前期曾盛极一时,但自从隋炀帝发动了灾难性的三征高句丽之战后,国力迅速衰竭,百姓民不聊生 。最终一场遍及全国的起义将隋朝推向了历史的终点 。那么问题来了,隋炀帝为什么不惜倾尽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