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小时|整个寒假孩子都在接触手机,如何防止沉迷?老师教家长3个小妙招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玩手机的事情头疼:  
书本、作业都不爱碰,拿起手机之类的电子产品就停不下来,视力下降了,成绩退步了,家长的话也不爱听了。  
尤其是现在学校不开学,孩子只能在家上网课,孩子跟电子产品恨不得二十四小时都呆在一起。  
经常有家长跟我抱怨:家里要因为孩子玩手机的事情吵好几次。孩子一开始还可能听的,但是后来在他耳边说,他都能当成耳旁风,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二十四小时|整个寒假孩子都在接触手机,如何防止沉迷?老师教家长3个小妙招  
文章插图  
  
手机有多难放下?别说是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就是成年人自己也应该是深有体会。所以对待孩子爱玩手机,应该用更科学和系统的方法对待,而不是一言不合就靠吼,也不是说两句孩子不听就火冒三丈。  
用错误的方法,孩子只会越发觉得果然还是手机有意思,对沟通交流越来越惫懒。有时候孩子也意识到了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已经很多了,但是他们克服不了这种诱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科学引导、理性教育。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不靠吼、不靠骂,让孩子学会远离手机的诱惑。  
  
  
  
二十四小时|整个寒假孩子都在接触手机,如何防止沉迷?老师教家长3个小妙招  
文章插图  
  
第一:最小行动法,拒绝拖延。  
孩子跟我们其实差不多,想着已经玩了很久的手机了,该放下了。可是手机中刚刚看到了一半的东西对他们的吸引力还很强,所以在拖延症的作用下,他们就会告诉自己:好的,看完这个我就放下手机。  
但是看完了这部分的内容之后,孩子又会被其他部分的内容吸引走,循环往复,等他们真正放下手机,已经好几个小时过去,也已经到了你容忍的边缘了。  
拒绝手机,要让孩子掌握最小行动法。  
什么是最小行动法?顾名思义,就是用最小的行动换取最大的成果。问问孩子,将屏幕按黑是不是很简单?是不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做到?  
好,我们不要要求孩子马上摆脱手机,可以跟他约法三章。到了规定不玩手机的时间之后,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屏幕关掉,维持三秒钟。  
别小看了这么小小的一个动作,这其实是将孩子之前的沉迷打断了。有一个打断的动作之后,孩子没法习惯拖延,而是会转换思维:那就先看到这里吧。  
  
  
  
二十四小时|整个寒假孩子都在接触手机,如何防止沉迷?老师教家长3个小妙招  
文章插图  
  
第二:注意力转移法,从兴趣出发。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应该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我们是想不起来要玩手机的。比如跟朋友聊得很开心的时候,比如在外面逛街的时候等等。  
为什么?因为很明显,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内心的意愿是比玩手机更强烈的。  
甚至在孩子这个群体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家长越是不爱管的孩子越喜欢看手机,可是周末、假期之类的时候会带孩子出去玩,享受亲子时光的孩子,他们对手机的兴趣会小很多,因为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收获了足够的快乐。  
要在现实世界里帮助孩子建立起他的兴趣爱好,平时也应该多带他出去转转,看看展览、学学风物人情。既能够学到新知识,也是难得的亲子时光,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建立更融洽的关系。  
让孩子明白,除了手机之外,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有了这个前提认知之后,当孩子再捧着手机很难放下的时候,提醒他:想想看你的那些兴趣爱好。  
与那些东西相比,手机是不是让人意兴阑珊了呢?如果做完了作业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不是会更主动?  
同时,也要培养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不要将学习作为一种“玩手机玩过头了”的惩罚,这样孩子对学习的反感只会更重,下意识地觉得“我不想学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