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调皮的鞋子教案反思( 二 )

  
游戏“快乐五连拍”  
三、幼儿和老师合作表演 。(幼儿第一只鞋子,老师第二只鞋子)游戏前提出要求:  
第一只鞋子先出来做造型 。  
第二只鞋子后出来做一模一样的动作 。这次椅子坐鞋柜 。  
四、请部分幼儿游戏 。(椅子是鞋柜)  
再次提出游戏的要求:  
1.坐前面的是第一只,站在后面的是第二只要看前面鞋子的动作 。  
2.仔细听音乐,听清自己出场的音乐 。  
3.第一只鞋子要摆与别人不同的优美造型 。  
4.出来游戏时要注意听,听到老爷爷咳嗽的要紧张悄悄回鞋柜 。  
五、幼儿集体游戏 。(要求同上)  
1.请全体幼儿两人一组共同游戏 。  
2.老师扮演米格爷爷,幼儿再次游戏 。(最后一遍米格老爷爷:怎么这么吵呀,我刚才明明听到跳舞的音乐,我的小鞋子们出来过没有?)  
活动延伸:  
可分角色表演 。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音乐是一首诙谐、有趣并带有韵律感的一首乐曲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都很配合被活动吸引 。  
激发幼儿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表演,他们好奇心强,表现欲旺盛,用我的表情和情绪去带动幼儿 。因此,在活动开始阶段,通过故事《米格爷爷的鞋匠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一环节孩子们都表现的特别专注 。本节活动的重点在摆造型的环节,我想通过三次不同的造型变换让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摆出一些特别的造型 。当幼儿已经较熟悉音乐节后,让幼儿自己听音乐做出“出来跳舞”和“跑回鞋柜”的动作,孩子们也许是因为不好意思,在摆造型时,有的孩子会模仿别人的造型,或者只摆出了简单重复的造型,在发生这种情况时如果我给出了一些适当的引导,或者我的肢体表现更加夸张点,我想孩子们也会更加大胆并富有创造力的表现出自己 。  
在最后幼儿合作表演时,孩子们还是需要提醒知道什么时候出来,孩子们对音乐节奏的掌握并不是很准确,在此之前如果我给出一些语言上的提示或许会更好 。  
总之,整个活动比较顺利地结束了,在音乐的伴奏下体现了那种愉快、活跃的气氛,深深地感染了我和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通过这次的音乐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其实音乐活动并不是带孩子们听听音乐,做做动作那么肤浅,而是孩子在愉悦的音乐活动进行中,教育的影响一点一滴的渗透到孩子们的内心深处,熏陶、感染内心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孩子体验活动的过程所带来的喜悦和自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