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是如何从苏轼的小吏,混成执掌京城禁军的殿帅的?( 三 )

  
高俅当权时,低调做人,尽量不招人忌 。他也没有拉帮结派,并没和蔡京或童贯狼狈为奸 。  
【高俅是如何从苏轼的小吏,混成执掌京城禁军的殿帅的?】他虽握有兵权,但没挟军乱政,也没纵兵害民,他的“恶”,更多的是贪腐的“恶”、平庸的“恶”,还未到十恶不赦的地步 。  
《水浒传》说他“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其实也不尽然,最起码他还能“知恩图报” 。他对苏轼的后代一直很照顾,刘仲武的儿子南宋抗金名将刘锜就是他举荐给宋徽宗的 。  

高俅是如何从苏轼的小吏,混成执掌京城禁军的殿帅的?
  
文章插图  
他和梁山好汉也扯不上一点关系,宋江这样的“小毛贼”,还惊动不了高太尉,宋江这伙人是被一个叫张叔夜的知府剿灭的 。  
高俅在史籍中留下的事迹,其实很有限,但却让小说家添油加醋,成了《水浒传》中第一反派 。  
高俅死后,在以李若水为首的大臣的压力下,宋钦宗削夺了他的所有官爵,高氏一门的家财被充公 。  
靖康二年,金兵押送宋宗室大臣家属去北方,高俅一家也在押送之列,他的四个儿子有三个惨死在异域,只有高尧明逃出虎口 。  
宋高宗对高俅没太多恶感,高尧明在南宋朝廷还当过多年知县 。到了高家的第三代,已是穷困潦倒,据岳飞的孙子岳珂记载,他们将宋徽宗赐给高俅的书帖,辗转卖给岳珂,赖以活命 。此后,再无高俅后代的记载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巨鹿之战中,项羽为何能打败30万秦军?  
与西方对名将的要求不同,中国人眼里的真正名将,往往要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以多胜少或以强败弱”靠实力平推,只是属于正常水平,并不值得炫耀 。在中国数千年的战争史上,涌现出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决定秦朝命运的巨鹿之战就是其中之一,这场战争也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