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一族小时候大多是溺爱一族】现在很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别看外表光鲜亮丽,但内心很脆弱,就跟草莓一样,他们被称为“草莓一族” 。而母婴专家指出,草莓一族小时候大多是溺爱一族,缺乏健康的自我意识 。他们有极强的自我中心和理想化的自我期待 。在看起来阳光的外表下,有一颗脆弱、敏感、无助的心 。
他们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情感上都过度依赖父母 。在成长中,他们一但遭遇逆境,就会引发全面的心理崩溃,引起焦虑型抑郁症 。
症状发作之后,自信心会随之极速下降,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立刻变得一团糟 。最后连简单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 。在情感上他们会更加依赖亲人,不停地向亲人诉说,渴望亲人的理解,要求亲人陪伴,否则心慌不已,但亲人们常常又不能理解他们 。他们对自己的这些表现非常自责,内心充满对自己的不满、愤怒 。对亲人们的表现感到无奈和怨恨 。他们被无助、无力、无能、无希望、无意义、自责的感觉所包围,常常失眠、心慌、紧张,在痛苦中挣扎和煎熬 。他们对周遭用不信任的眼光看待,生活圈子变得越来越狭小
草莓一族的崩溃,大多发生于人生的一些重要关口 。如,初二一开始学习物理感到压力大,理解难;或是高中阶段,功课加重加多跟不上;或是进入重点学校了,竞争剧烈了;或是进入重点班了;或是工作岗位由副职提升为正职了,要负更多责任了;或是进入更重要的部门了;或是有小孩成为父母了等等 。
他们的崩溃有一个特点,“被高高的抛起,然后重重落下,一塌糊涂 。”在他们崩溃之前往往取得了某些好的成绩、好的结果 。如原本成绩一般但考上了重点中学,或是考上了重点大学,或是工作上取得了成绩,升了职 。所以理想化的自我被拔得更高 。他们有一个不真实的理想自我,他们极看重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看重其他人的评价 。接下来他们感到要维护这种“高”的形象是不可能的,于是转入担心和完美要求 。而完美要求带来的不是完美,只有自责而已 。于是情况开始变糟糕起来,进一步地恐惧、自责,这样一来情况变得更糟,自信心迅速下降 。恶性循环就这样开始了,直至全面崩溃 。当事人陷入无法自拔的焦虑和抑郁之中 。
他们的生活不断向内收缩,或停学,或辞工,社会交往渐渐没有了,用更多时间和父母在一起,退行成婴儿的状态,重温幼年时“溺爱”的一幕 。但他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婴儿 。自责、自我贬低、自恨会没完没了地袭来,甚至自恨到自伤的程度 。
温馨提醒:草莓一族小时候大多是溺爱一族,所以死作为父母,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不要仅仅关注孩子的外在,更要关心孩子内心的成长和建设 。当这种“草莓型抑郁症”发作后,不要讳疾忌医,当事人应积极找寻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
- 13岁考上清华,其母直言:孩子小时候做好这2点,很关键
- 你能说出小时候的一句广告词吗 胃炎能不能喝壬老洁
- 糖尿病人能吃蜂胶吗 糖尿病可以吃草莓柿子吗
- 百香果与蜂蜜水一起泡水喝好喝吗 喝了蜜水能吃草莓吗
- 吃草莓会上火吗 吃草莓会不会上火
- 草莓糖度一般多少 草莓干含糖量高吗
- 糖尿病人能吃草莓吗 草莓升血糖么
- 草莓功效与作用 吃草莓有啥好处
- 草莓卖到几月份没有了
- 小时候做了疝气的手术长大后又复发了 疝囊高位结扎步骤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