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心理健康教育是围绕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活动 。《心理学大辞典》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 。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其实践性与实效性;坚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和尊重学生等教育原则,做到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尊重、理解、真诚与威严相结合,预防、矫治与发展相结合,辅导与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使幼儿懂得保护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纠正其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行为习惯,预防和矫治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从而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幸福感 。
该定义有下列三层含义:
1.促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幸福感 。强调家长和教师从正面对幼儿进行帮助、回应和养育 。这其中包括对家长、教师等养育者心理健康的促进教育,也包括对幼儿自身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要求 。
2.系统
首先,幼儿心理本身自组织就是一个系统;其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生物学、神经系统科学、物理学、遗传学、产科学、新生儿学、儿科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再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父母、教师、社区等多方面共同的工作;最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因为它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因此也是各国和各地区协同的工作 。
因为我们都把幼儿心理健康看做是把握未来的关键,是个体发展和庞大社会结构的未来 。婴幼儿期是多种强大能量汇合的时期 。在这个交叉点上,通过仔细研究,把生命发展进程的复杂本质进行了分类,从进化论——生物学到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结构 。在我们逐渐对生命全程有更多的理解时,会对困扰我们的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乐观 。
3.预防和干预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该着眼于预防心理问题,如,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认识,对死亡的正确认识,以避免出现创伤性应激障碍 。其次也要对幼儿心理问题及时做出判断,做到早干预、早治疗 。传统观念是在幼儿问题行为出现之后才进行干预;而我们认为早期预防更加重要,从生命全程观的角度来讲,早期预防可以防患于未然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责编:育儿网编辑 )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这种口是心非的男人都是什么心理 男人迷恋你的身体说明
- 羊奶粉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好处 羊奶六大神奇功效
- 中医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差别在哪里 华夏心理咨询培训机构怎么样
- 李姐芝麻薄脆的做法 幼儿园食谱带克数
- 生活需要仪式感是什么意思 喜欢仪式感的女生心理
- 障碍的原因是什么 心理因素引起的性功能障碍
- 心理健康标语一年级 一年级心理健康小知识
- 怎么样才能摆脱或者化解来自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伤害 怎样才能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 感冒发烧了吃什么好 幼儿感冒发烧食谱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