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3—6岁小儿脑功能发育越来越完善,活动多,运动量大,除了吃和睡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 。随着活动量增加,小儿体内热量消耗增加,皮下脂肪减少,肌肉开始增长,身体变得瘦而结实 。3—6岁小儿体格发育随着比婴幼儿期缓慢得多,平均每年体重增加1.5—2.0公斤,身高每年增长5—6厘米 。3—6岁小儿可以每年测量1次身高、体重 。家长可将测量结果与正常值对照 。如果小儿的身高、体重明显低于下限值,或体重比平均值高出4公斤以上,就要去医院进行检查 。
学龄前期儿童身高的增长相对大于体重的增长 。家长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妻子在这一时期“光长个子不长肉”,个别家长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孩子是否生病了 。其实这样情况是正常的,学龄前期儿童体重年平均增加2公斤左右,此期的体重推算公式为:体重(公斤)=年龄×2+8,身高年平均增长7厘米,其推算公式为:身高(厘米)=年龄×7+70,并且下肢的增长速度大于躯干的增长速度,导致孩子的坐高占身高的比例逐渐缩小 。
所以,身高的增长相对大于体重的增长,就出现了光长身子不长肉的现象 。另外,由于孩子动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运动量较前明显增加,这也增长了能量的消耗,体内脂肪的储存必然减少,这也是孩子由胖变瘦的一个原因 。因此,只要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达到了上述标准就是正常的 。
如果孩子特别瘦或在某一时期突然变瘦,就应引起家长的注意,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排出诸如结核、恶性等 。同时,还要检查孩子在方面是否存在偏食、厌食等现象,以便在医生的指导下使孩子的营养状况得到及时的改善 。如果孩子过胖,也应引起家长的注意 。学龄前期儿童的肥胖主要是单纯性肥胖,其原因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最主要的还是摄入营养过多,运动量较少,导致热量过剩而转变成皮下脂肪储存的结果 。
儿童是否肥胖可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进行判断: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
超过20%以上为肥胖,10%—20%为稍胖,10%以不内为正常 。如果孩子属于肥胖,则应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同时注意少吃过度油腻的食品,但儿童不应以节食为主 。
- 少年儿童患2型糖尿病的为啥越来越多了 2型糖尿病最新进展
- 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胰岛素泵 艾派乐胰岛素泵
- 小孩发烧吃什么饮食好 儿童发烧食谱大全及做法
- 3岁宝宝可以暍鲜牛奶了吗 儿童喝鲜牛奶好不好
- 八个月宝宝晚上几点吃奶粉 儿童晚上几点喝牛奶最好
- 宝宝鼻塞偶尔咳嗽适合吃小儿感冒颗粒吗 感冒灵颗粒儿童能吃吗
- 儿童包茎应该怎么办 男孩子包茎手术最佳年龄
- 小孩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儿童营养不良怎么补
- 家常汤的100种做法小孩喝的大补汤 十大儿童营养汤
- 平时给孩子喝什么牛奶好 什么牌子纯牛奶适合儿童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