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3岁孩子具备什么能力了( 二 )

  
除了创建有秩序的环境之外,你还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个放她自己的东西的地方,以鼓励她培养起责任感 。你应该示范给孩子看如何用齐眉高的衣帽钉和塑料挂钩来挂衣服,以及把鞋子放在专门的地方 。对于父母来说,一天中最倒霉的事要数在临出门时找不到孩子的鞋子——或者更糟糕,孩子的一只鞋子找到了,却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 。应该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始终把两只鞋子放在一起(或者到了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可以要求他把两只鞋子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在专门放鞋子的地方很容易地把一双鞋子找出来 。”如果我们允许孩子把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话,他们就必然会放得杂乱不堪;而如果我们帮助他们讲究整洁的话,他们也就会整整齐齐 。要是生活在了乱作一团的环境当中,那么孩子们努力地在自己生活中建立起秩序的成长阶段就会受到妨碍 。  
3岁的孩子具备了听从大人指导的智力,并且能够在头脑中保存起对熟悉的地方的记忆 。他们能够想起来家里的东西放在了哪里,并且开始意识到每个玩具都有各自的摆放位置 。在孩子懂得了这些之后,应该不失时机地对他进行赞扬,以充分利用他在智力上的这种成熟 。不要对孩子说“把这本书放到书架上去”,可以换成这么一种说法:“请把书放到它该放的地方去 。”  
孩子开始社会生活 。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任务是学习各种社会技能,学会与别人一起玩耍,学会对别人的需要和情感产生敏感 。作为孩子的管教者,你的任务是为孩子社会技能的成熟提供条件,具体来说,这项任务包括为孩子挑选合适的玩伴、调解孩子们的争吵,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包括为孩子选择托儿所和幼儿园 。孩子们开始不再把你作为主要的玩伴,也不再独自玩耍,而是开始去找别的孩子来作为玩伴,这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好的一面是你的孩子在与别的孩子的交往中学会了让自己成长起来的各种技能 。不好的一面是他可能学会了你不希望他学到的那些行为 。这就是为什么作为2岁和3岁孩子的管教者,你的主要任务是为孩子的社会生活建立结构,使之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  
开始讲究礼貌 。2岁和3岁大的孩子已经能够学习礼节了 。你要清楚地知道这一点,这有助于你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智力上和情感上能多大程度地遵循各种社会礼仪 。只有以走进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和体谅别人的观点为基础,孩子们才能真正地懂得不自私、有礼貌 。在5岁之前,孩子们不会突然地一下子就懂得这一点 。而且5岁以下的孩子思考的往往是特定的事情,还不具备普遍性的思维 。你可以教孩子在奶奶给她一块饼干时对奶奶说“谢谢” 。但她很可能只有在奶奶给她饼干时不需要你的提醒就对奶奶说“谢谢”,而在你给了她饼干时她根本不会向你道谢 。到了差不多5岁时,孩子才会发展起将“谢谢你”普遍化的能力,她会发现无论在什么时候别人给了她什么东西,“谢谢你”都是一个十分恰当的回应 。尽管如此,在孩子成长着的头脑中确立起讲礼貌的习惯还是很有益处的,即使孩子讲礼貌主要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赞扬、并且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讲礼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存储在了孩子的头脑中,那么各种礼节的含义就能够相当容易地在孩子头脑中占有一席之地 。  
孩子们是通过你对待他们的有礼貌的态度来学习讲礼貌的 。在2岁半时,劳琳已经学会了如果她在提出要求时加上一个“请”字,那么“请”字会给她带来非常亲切的、并且常常是积极的回应 。2岁大的孩子很快就能认识到社交中的魅力会为他们带来更有价值的生活 。你应该要求孩子对大人和其他孩子讲礼貌,并且要为他作出讲礼貌的榜样,但是在你的头脑中应该始终记住:2岁大的孩子与别人合作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参见272-280页“与人分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