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走路总是蹒跚,摇摇晃晃,虽然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但是若是当同龄的宝宝都走的稳稳当当的时候,你家宝宝还是摇摇晃晃的,就有问题了,这个时候想要观察宝宝是不是“括号腿”,O型或是X型腿,然后再加以纠正 。
·小腿怎么像“括号”
小婴儿的胳膊、腿,胖乎乎的像“藕节”,讨人喜爱 。可是仔细看看,这小腿有弯儿,不直 。可能您马上会想到:补钙、捆腿 。其实,不必担心 。小婴儿的小腿呈“O”形,是“生理性弯曲”,这和宝宝会站会走以后因为患有佝偻病的“O形腿”完全不同 。“生理性弯曲”会随着宝宝的发育逐渐消失 。
那用不用补钙呢?吃母乳的宝宝,钙是够的;人工喂养的宝宝,满月以后每天添加1~2滴浓缩鱼肝油,利用其中的维生素D帮助乳类中的钙的吸收也就行了 。
至于“捆腿”,早就过时了,理由很充分 。新生儿四肢呈屈曲状,是胎内姿势的延续,不必去强行“矫正” 。如果非要把小胳膊、小腿拉直了,再用襁褓裹紧,打成“蜡烛包”,那就让宝宝受委屈啦 。想想也是,在胎内还能自由地伸伸胳膊、踢踢腿,怎么出生后却受此“待遇”呢?!从早期开发智力的角度,被“捆”以后,位于肌肉、关节里的“本体感受器”受不到应有的刺激,智商会减分 。
让小宝宝穿上舒适的连衣衫裤或睡袋式的衣服,自由的挥拳、踢腿,既健身又益智,更开心 。
·摇摇晃晃,两手举高高
刚学步,宝宝会两腿叉开着,胳膊高举着,这种姿势可以帮助宝宝掌握平衡,少摔跤 。父母不必担心这种姿势会造成骨骼畸形 。宝宝会走了,姿势也就顺眼多了 。有的宝宝胆小,怕摔跤,自己能走也要让大人牵着手,哪怕只牵着大人的一个手指头,也能壮胆儿 。这时,重要的是练胆儿 。家里在木地板上,户外在平整的地面上,面朝孩子,在离他2~3步的地方等着他,慢慢大人延长距离,宝宝就逐渐敢自己走了 。
另外,最好别图省事,让“学步车”当陪练,那可练不出胆儿来 。正常的宝宝大约在1岁左右就学走路了 。稍有延迟,也并非就是缺钙 。学站,学走与气候也有一定的关系 。天气暖和,穿的衣服少,腿脚利索;天气冷,穿的衣服多,行动不便 。当然,如果宝宝过了2岁,走路还跌跌撞撞,得找医生看看 。
【摇摇晃晃 “括号”腿宝宝如何纠正】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