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为:悲剧!控股股东“偷偷”交易自家股票,巨亏7545万后,还被处罚440万,什么神仙操作?实控人还是董事长父亲
摘要【控股股东“偷偷”交易自家股票 巨亏7545万后还被处罚440万 什么神仙操作?】日前,宁波证监局公告显示,韵升控股作为宁波韵升30%以上已发行股份的股东,未按规定履行发出收购要约义务,利用机构账户交易宁波韵升 。宁波证监局对韵升控股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40万元罚款;对负责人员竺韵德、朱建康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5万元罚款 。(券商中国)
文章插图
上市公司获得股东增持,本是提振股价的好事 。但当股东无视法律肆意买卖股票之时,处罚也将如影随形 。
日前,宁波证监局公告显示,韵升控股作为宁波韵升30%以上已发行股份的股东,未按规定履行发出收购要约义务,利用机构账户交易宁波韵升 。宁波证监局对韵升控股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40万元罚款;对负责人员竺韵德、朱建康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5万元罚款 。

文章插图
而透视韵升控股的这次“炒股”经历来看,不仅未有任何收益,反而出现了7548.87万元的亏损,实在是得不偿失 。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韵升控股采取利用他人账户交易股票的方式规避履行要约收购的义务 。另外,利用他人账户炒股,同样属于禁止行为 。
控股股东肆意买卖自家股票
作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显然买卖自家股票需要对市场有个“交代”,进行详细的信息披露 。然而,总有公司试图挑战法律规则,最终招致处罚的结局 。
日前,宁波证监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揭开了宁波韵升控股股东韵升控股私下交易宁波韵升的事实 。而对于此次处罚,宁波韵升也同步进行了信息披露 。

文章插图
据监管调查,韵升控股作为持有宁波韵升30%以上已发行股份的股东,未依法向宁波韵升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宁波韵升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利用“宁波乾浩”、“宁波龙象”两个证券账户交易“宁波韵升” 。账户的开户手续均由韵升控股安排员工办理,交易决策均由韵升控股作出,资金均来源于韵升控股,盈亏均由韵升控股承担 。
具体来看,在2017年4月-7月,韵升控股累计买入宁波韵升3730.48万股,成交金额6.42亿元,累计卖出宁波韵升21.03万股,成交金额404.53万元,累计净买入3709.45万股,占宁波韵升总股本的6.66% 。
此后,2019年5月至8月期间,韵升控股开始大笔卖出,累计卖出宁波韵升5589.02万股,成交金额4.76亿元,累计买入宁波韵升17.70万股,成交金额145.08万元 。
然而,韵升控股的“抄底”却抄在了山顶上,2017年4月-7月,宁波韵升股价约在8-10元徘徊 。此后,宁波韵升股价一路下挫,在2018年10月跌至4.01元的低谷 。直至2019年5月方有起色,韵升控股正是抓出了这段时机迅速出货 。
最终根据调查:“宁波龙象”证券账户盈利208.35万元,“宁波乾浩”证券账户亏损7757.22万元 。也即,韵升控股此次“铤而走险”却带来了7548.87万元的亏损 。
违反要约收购规则
在宁波韵升背后,其控股股东为韵升控股,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竺韵德、宁波韵升董事长竺晓东之父 。宁波韵升2020年三季报显示,韵升控股持有宁波韵升32.39%股份,为第一大股东;竺韵德本人直接持股0.54%,为第九大股东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