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孩子的攻击行为常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玩具和食物等,具有攻击行为的孩子以男孩居多 。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是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对儿童的发展极其有害,父母必须予以纠正 。
一、孩子的“野蛮行径”分几类
1、取乐性攻击行为
以身体、言语或工具直接或间接地向其他人实施攻击,以取得心理快乐,精神愉悦 。
2、报复性攻击行为
有的孩子受了别人的气,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从而使得攻击行为更加严重 。
3、习惯性攻击行为
频繁的攻击性行为形成了习惯,在情绪低落或者亢奋时都有可能发生,而且形式多样,或说粗话骂人,或随手乱摸等 。
4、迁怒性攻击行为
当孩子受到批评时,感到心中愤愤不平,但他们知道这种情绪不能向老师和父母发泄,而只能把怒气发泄到其他小朋友身上 。
5、模仿性攻击行为
在流行的电视、电影、游戏中,模仿其中的暴力行为 。
6、妒忌性攻击行为
因为妒忌其他小朋友而产生的一种攻击行为,方式以语言为主 。
二、孩子的攻击行为如何产生
1、儿童辨别是非能力差,这是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宝宝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他们不能很好的辨别是非对错,所以,当电视、电影、游戏中的暴力行为出现时,他们便会模仿学习,并以为这就是所谓的“英雄行为” 。而且这样的攻击性行为还会在同伴之间传播 。
2、攻击行为经常是不愉快情绪的自然发泄
如果宝宝情绪过度低落,或者大人总是让他们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这时,孩子就要发泄不满的情绪了,他们的发泄方式不像成人那么多样化,可以听音乐、散步、运动,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的宣泄方式非常简单,常见的是大哭,当然,产生攻击性行为也是其中的一种 。
3、父母的教养方式或方法不正确
孩子做错了事情,有的父母不分事由便打孩子,宝宝便产生了抵触情绪,对爸妈的这种行为感到不满,他们会把这种行为转嫁到别人身上,从而形成了攻击行为 。
【解析孩子的“野蛮行径”】
- 《向风而行》|《向风而行》李雨珩结局是什么 李雨珩喜欢的是谁
- 龙胆泻肝丸能治高血压吗 关于龙胆泻肝丸的副作用厉害吗
- 红薯叶敷面膜的做法 番薯叶的做法大全
- 排毒养颜胶囊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女人排毒养颜最好的药
- 乳清蛋白和全脂奶粉哪种好 最好的中老年蛋白质粉排名
- 50岁的人除了跑步快走 老年人的性功能如何维持
- 2岁宝宝怎样吃鳕鱼 一岁宝宝吃鳕鱼的做法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35岁去黄美白的护肤品 快速美白去黄的方法
- 每天都想吃辣的 想吐吐不出来吃什么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