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生儿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 三 )

  
调查还表明,取消强制婚检后,妇女怀孕前及孕早期服用禁用药物、接触放射线、饮酒等有各种妊娠危险因素的比例均较之前增长一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也随之上升 。  
多重防护保护新生儿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预防出生缺陷的三级概念,即防止出生缺陷的发生,并进行可能的治疗 。近年来,我国也建立了婚检、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新生儿疾 病筛查的“三道防线” 。随着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深入,一些省份提出了“零级干预”的概念,即政府及有关部门实施法律法规、政策干预和社会行为干预 。  
采访人员了解到,在西部贫困地区,基层出生缺陷干预和妇幼保健技术服务能力尚不适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要求:地、县两级妇幼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基层设备简陋,产科、儿科技术力量薄弱,县、乡计生服务站、卫生院严重缺乏优生遗传技术服务人员,基层妇幼保健技术队伍不稳定 。  
在一些省份,政府没有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常规预算或财政预算资金较少,不能满足出生缺陷干预的需求,尚未形成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  
“高质量的出生人口是未来人力资源的根本保障,投资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就是投资于经济社会发展事业 。”贵州省计生委出生缺陷干预处处长吴思鹍 说,出生缺陷干预是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人口计生、卫生、科技、环境保护、民政、宣传、教育等多个部门,必须加大政府投入,破除体制障碍和协调机制的缺 失,建立多部门参与、运转高效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保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措施的顺利实施 。  
【我国新生儿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有严重缺陷的新生儿家庭很多都难以支付医药费,更不要提孩子的将来了 。许多家庭放弃了治疗,甚至有的父母遗弃了缺陷儿,政府应给予这些家庭以 救助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父母重视生育健康,优生优育,另一方面在不幸出现新生儿缺陷时,也不至于陷入绝境 。”梁霞说 。(《半月谈》2013年第7期,采访人员 李惊亚 鲍晓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