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亦快哉

有人列举世上最快乐的人:刚刚完成作品的艺术家,为婴儿洗澡的母亲,挽救了患者生命的医生,正在用泥巴修筑城堡的儿童 。  
联想到中国的四喜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是古人列举的四种最快乐的人 。  
把两种答案比较一下,你会想到什么?好像后者比较偏重现实功利,即使他乡遇故知,恐怕也因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有个照应吧 。咱们前贤有谁把母亲为婴儿洗澡、儿童用泥巴修筑城堡列为人生至乐?母亲的快乐,恐怕要等到儿女显身扬名,儿童用泥巴修筑城堡,后果大概是大人的苛责吧 。  
再想下去,不会忘记金圣叹的33条“不亦快哉”,他的快乐包括当和尚偷吃肉、不喜欢的人死了、烧掉借款的契约不必还债、看人放风筝断了线 。  
梁先生不遛狗,也不会在大街上吃甘蔗,他的这些“快哉”也许是游戏笔墨,存心讽劝世人,可是没人这样解读 。  
这么说,我们今天的“不亦快哉”,大概是:  
一阵秋风把庭院中的落叶吹到邻家;挂上公用电话的话筒,忽然哗喇哗喇,“退币口”出现一把硬币;邮差把别人的信错送到我家,打开一看,里面有两张名贵的入场券;寄宿岳父家,昏暗中在庭院漫步,见娇妻迎面来,急拥而吻之,对方亦甚合作,忽然惊觉怀中抱的是小姨;匿名上网,痛骂自己讨厌的名人,辱及三代……  
移民在外,有些人得了忧郁症,专家好心劝告平时要找快乐 。  
一般人认为要快乐就得有钱,专家说,错了,要放任性情,做“与众不同的自己”,不为他人而活 。  
说到性情,我们家乡的老农流行一种说法,人生有四大乐事:坐大车,走沙地,穿旧鞋,放响屁 。“大车”就是牛车,人可以躺在上面 。那时人人穿手工做的布鞋,新鞋又硬又窄,挤得脚痛,富家子弟都是把新鞋交给听差跟班先穿两个月,他再穿就柔软舒适了,你看这里面有性情 。城里某些居民的性情不同,他们认为人生乐事乃是:  
其一、赌博赢钱;其二、与美女同居,她负责生活费用;其三、做败家子挥霍万贯家产;其四、做官浪费公帑 。这些也都出乎性情,所以你都给他100分?你若问我意见,我会直言,其中有些人的心地这样龌龊,他还是去得忧郁症吧 。  
永固法师在他的专栏里说,阿根廷的一位高尔夫选手赢得一笔奖金,他把钱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妇人,因为“她的孩子重病垂危,紧急需要一笔医药费来挽救” 。几天以后,警察告诉那位选手上当了,那妇人是个骗子,根本还没有结婚 。那选手的反应是:“太好了!你是说根本没有一个重病将死的小孩?这是我这个星期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  
”他如释重负的口气,简直可以用圣叹笔法形容“不亦快哉”!可是这一“快”和那一“快”,境界高下差得多么远!  
【不亦快哉】『*文章,转载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