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搓汤圆教案

  

附教学反思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搓汤圆教案
  
文章插图  
小班社会活动搓汤圆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看看、讲讲了解过新年时的一些风俗习惯,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搓汤圆,体验过新年的快乐气氛,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社会活动课,快来看看搓汤圆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了解过新年时的一些风俗习惯,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搓汤圆,体验过新年的快乐气氛 。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  
活动准备:  
1、《新年好》的音乐磁带;  
2、《新年好》Flash;  
3、橡皮泥人手一盒;  
4、盘子每组一个;  
5、角色游戏房的娃娃家场景 。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  
教师播放歌曲《新年好》,告诉幼儿新年来到了 。  
教师提问:宝宝,你们觉得过新年最开心的是什么事呀?  
幼儿交流讨论 。  
【附教学反思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搓汤圆教案】教师小结:你们过新年的时候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拿红包……  
二、播放Flash 。  
1、教师播放Flash:我们来看看别人的新年是怎么过的?  
2、幼儿欣赏、交流 。  
3、师小结:过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在新年里很多人都会放鞭炮,一家人还会开开心心在一起吃汤圆,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的意思 。  
三、操作探索 。  
1、教师:宝宝,那我们也来试试做好吃的汤圆吧 。  
2、教师示范做汤圆的步骤:  
先取一小块橡皮泥放在手掌心,用另一个手掌盖在橡皮泥上,来回团、搓,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 。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配背景音乐《卖汤圆》)提醒幼儿将搓好的汤圆放在桌上的小盘子里 。  
四、延伸活动 。  
带幼儿去角色游戏房,把做好的汤圆放进娃娃家的锅子里,模仿煮汤圆的场景,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  
活动反思:  
有句老话“上灯圆子,落灯面 ” ,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亲自做圆子,吃圆子,在正月十八的时候呢将会吃面,意味着新的一年真正的开始了 。  
为了更加突出元宵节的这一氛围,我提前一天让小朋友将花灯带到幼儿园,用花灯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及幼儿园,有了孩子们五彩绚烂的花灯,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郁了 。  
活动开始我选择让每个孩子参观我们的教室,让他们讨论“为什么要玩花灯” 。孩子们像事先说好似的,一起说着是因为元宵节快到了,看来孩子们已经在家中从家人的口中了解到了元宵节要玩花灯的特点 。可是当我问到“除了玩花灯还要干什么”的时候,孩子们歪着小脑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眼睛都盯着我的时候,我便告诉他们元宵节还要搓元宵 。  
可能是因为方言原因,孩子们对于“元宵”这个词汇不是很了解,后来向孩子们解释了一下,孩子们终于了解了“元宵”=“圆子” 。(从这里让我知道由于方言的差别,以后对于孩子的语言还要加强引导,增加一定的词汇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