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进水如何处理最恰当

家长在给新生儿洗澡时,如不小心洗澡水会进入耳朵内,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另一种情况是新生儿感冒后,有些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如果细菌感染这些积聚的液体,引起耳朵疼痛 。宝宝哭叫不安、发热等症状,容易导致急性中耳炎 。还有一些吃母乳的婴儿,由于母亲喂养姿势不当或乳汁流出过急,而婴儿来不及吞咽,乳汁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  
   
处理方法  
可以使用软棉棒,在头部把棉花撑呈蓬松状,轻轻插入耳朵旋转,但不要太深,前提是一定要固定好宝宝的头部不能动;如果几次擦干后仍有臭味,就要到医院给耳朵点药水 。如果宝宝不能配合,请不要轻易给宝宝掏耳,否则会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  
小技巧  
1、滚动一清洁、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或柔软、结实的棉纸,卷成一个灯芯绳(不要使用棉花包上尖头的棉棍或薄纸,这东西可能会脱落在耳道里 。不要使用任何种类的小棍棍) 。  
2、将灯芯绳放进小儿的耳朵里 。  
【宝宝耳朵进水如何处理最恰当】3、灯芯绳潮湿时将它撤出 。  
4、再用一清洁的灯芯绳来做替换 。每天至少3次重复进行这些步骤,直至耳朵不再弄湿并且没有脓液从耳中流出为止(通常需7—10天) 。  
治疗方法  
非处方耳部抗菌滴液可消除炎症 。同时,为减轻疼痛,可对耳部患处进行干热敷,也可以给孩子服用镇痛药 。  
怎样保护孩子的小耳朵?  
给宝宝洗澡时,将耳朵由后到前按住贴紧脸部,就不易致耳朵进水,给宝宝用棉花塞住耳朵等方法来预防 。如进水后则让宝宝向两侧轮流侧位,用棉花吸出 。尽量不要使用棉签,因为它坚硬的顶端极容易滑进内耳耳道,甚至刺伤耳鼓 。  
什么情况下应立刻就医?  
如果孩子感到耳朵疼痛,但症状又不像是耳朵进水所致,就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确诊 。如果确认是内耳感染,则必须接受口服抗菌素治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