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早产的风险分娩如何避免早产

怀孕是很多人最开心的时候,所有人都期待新的生活,但如果过早发生,那是非常令人担忧的。虽然早产儿的存活率很高,但仍存在许多潜在的健康和发育问题,孕妇应避免早产。那么早产有什么危险呢?早产儿怎么办呢?早产对宝宝有什么影响呢?早产可以预防吗?下面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经验,一起来看吧。  
早产|早产的风险分娩如何避免早产   
文章图片   
  
容易导致早产的九大因素                       
1、有过早产史。              
早产史是早产的最重要风险因素。多项研究表明,曾经发生过早产的女性,再次生育时早产风险会增加30%~50%。          
2、两胎间隔太短。              
《英国妇产科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在生完头一个孩子后12个月内就怀孕的女性中,妊娠39周前分娩的几率超过50%。美国全国儿童健康质量研究所负责人斯科特?伯恩斯博士表示,两胎间隔18个月最理想。        
3、孕妇体重过轻。              
孕妇体重太轻本身会增加早产风险。健康饮食和适度锻炼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方法之一。          
4、细菌感染。              
细菌性阴道炎、支原体感染和脲原体感染等都会增加早产风险。  
早产|早产的风险分娩如何避免早产   
文章图片   
           
5、空气污染。              
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最新研究发现,每年空气污染会导致1.6万名新生儿早产。污染严重的城市情况更严重。           
6、子宫颈太短。              
因为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等原因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的女性,子宫颈缩短,怀孕后早产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7、双胞或多胞胎。              
早产是怀双胞胎或多胞胎孕妇的最常见并发症。研究发现,双胞胎和三胞胎早产风险分别会增加50%和90%。四胞胎以上早产风险更高。     
8、夫妻抑郁症。              
患有首发抑郁症或复发性抑郁症的女性,妊娠32周~36周早产风险增加三四成。丈夫首发抑郁症会导致妻子在怀孕22周至31周时早产风险增加38%。  
早产|早产的风险分娩如何避免早产   
文章图片   
  
一般早产会存在的风险  
1、身体发育风险  
早产儿一般都比足月出生的婴儿小,所以最实际的风险就是在身体的发育部分,器官大多发育的不健全,很多早产儿都有脑性麻痹、肺部问题、视力听力问题。  
2、认知发展风险  
有些早产儿会有一个或多个认知发展的障碍,尤其是那些怀孕32周以前就出生的。智力障碍、自闭症、学习、语言、行为问题都会随着早产而增加风险。  
早产儿健康  
早产儿存活率很高,但还是有很多潜在的问题。  
3、长期健康问题  
怀孕26周之前出生的早产儿存活率还是有80%,只是他们大多需要几个月的医疗照顾和静脉注射,而且25%以上的婴儿有长期的健康问题。  
4、产妇健康风险  
早产通常不会影响产妇的健康,但用来治疗早产的药物对妈妈会有潜在的健康风险。药物有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血糖异常、头晕头痛、恶心。  
早产|早产的风险分娩如何避免早产   
文章图片   
  
如何预防早产  
预防感染  
很多女性朋友在发生感染尤其是生殖道感染时不敢用药,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当阴道炎、宫颈炎等生殖道感染或呼吸系统、肠道等全身性感染,波及到羊膜时,很容易引起胎膜早破,从而导致早产的发生。所以,孕妈在发生感染后,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