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礼物( 二 )

  
分析:  
1、活动体现出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投入 。  
整个采访活动每位孩子都认真地采访同伴,记录自己的采访过程 。能力强的小朋友采访中问了许多问题,采访了几个人;能力一般的幼儿也采访了一位男孩一位女孩 。  
2、活动中老师的适时引导激励了孩子们的信心 。  
活动中当有的孩子找不到采访的对象时,老师的及时提示不仅帮助孩子完成了采访任务,还激发了幼儿的自信心 。  
不足:  
1、活动前老师的一句“现在你们可以找个好朋友开始采访了”,限制了孩子们采访的自主性,也使孩子们造成了只有两个两个采访的错觉意识,致使活动中出现了有的孩子去采访时,一些幼儿说“我们已经有朋友了”的现象 。  
【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礼物】2、一些孩子与同伴交往、提问还不够大胆,所以出现了活动中不知道采访谁的现象 。  
  
  
  
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礼物  
乘凉  
  
  
  
  
  
在《夏天真热啊》主题活动中,幼儿在户外活动时,火辣辣的太阳晒的孩子门一个劲的喊热,满头大汗 。于是,我把活动器械移到荫凉的地方,孩子门的活动兴趣又开始高涨,既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正常开展,又避免了太阳的暴晒 。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即使很热,但是活动的兴趣还是高涨 。在烈日下活动,影响幼儿的健康 。  
于是我预设了儿歌《乘凉》,根据儿歌的难易程度,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引导幼儿主动地学习,提高了幼儿学习儿歌的积极性 。于是我问“一片树叶荫一点,是什么意思?”孩子中没有人回答 。这时我出示两棵树,一棵是一片树叶的树,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幼儿的发展,又要通过引导幼儿直接参与促进幼儿的发展 。  
一棵是许多树叶的树,然后提问“如果玩的热了,你会站在哪棵树下?为什么?”这时孩子马上能理解,“大树下,树叶多,会凉快些 。”有位幼儿马上说“刚刚早上我们在房子旁边也很凉快 。”孩子马上理解了儿歌的内容,自然学起来很快 。于是,我把活动移到户外,当幼儿念完儿歌,就去找地方躲起来,树下,房子阴影下,小伞下,太阳帽下等,老师扮演太阳公公去找,幼儿的兴趣顿时高涨 。  
但是,我觉得一个教学活动的价值不单单是会念就好了,应该挖掘的更深一点 。在这个内容中,我趁热打铁,利用游戏进行语言活动的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改变儿歌中的词语,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 。于是,让幼儿把最后一句该掉“我们藏在??下,太阳公公看不见 。孩子门的兴趣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激发幼儿创新的意识和创新兴趣 。  
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效果很好,很快学会了 。我觉得每次活动目标的达成并不是结束,而是下一次活动的开始,于是活动又可以延伸到找凉快的环节 。使幼儿觉得每次活动都好象在玩,不知不觉的掌握了不少本领 。也许这就是二期课改的魅力所在吧 。  
分析:  
一开始儿歌活动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使幼儿感到一片茫然,教师及时调整,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使幼儿理解儿歌,并深层的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使语言活动的价值更大 。在教师不断指导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在不断的自我成长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差,教师要创设适合幼儿的方式抓住时机,从幼儿实际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正真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  
  
  
  
学做小采访人员  
民间剪纸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尝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