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牙的顺序示意图 妈妈要注意长牙期的护理( 二 )

  
这个时期可以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  
12~20颗牙期  
在此后的第16到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这个时期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摄食的技巧也渐趋完美,妈妈可以给予普通稍偏软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大豆等等 。  
宝宝长牙期需注意什么  
帮宝宝养成清洁口腔的好习惯  
让宝宝拥有一口好牙,就必须从0岁开始帮宝宝养成清洁口腔的好习惯 。从宝宝出生后开始喝奶起,最好坚持每次喝完奶都给宝宝清洁口腔,以纱布清洗或给宝宝用清水漱口均可 。即便未添加辅食的宝宝对清洁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洁一次 。  

宝宝长牙的顺序示意图 妈妈要注意长牙期的护理
  
文章插图  
纱布磨擦牙龈  
出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宝宝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 。你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龈,这样会对他有所帮助;凉凉的出牙环也可以用来缓解孩子出牙时的牙龈不适 。  
给予宝宝更多的安慰  
婴幼儿出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烦躁不安、睡眠不稳、口角流涎、咬物、吮手指、擦牙床、摇头晃脑等不适感 。有时牙床可能会有疼痛,引起低热,致使小儿哭闹不休 。这时妈妈应该更细心,更体贴地照顾自己的孩子 。多抱抱小儿,以母乳喂养,多哄哄、说些"乖乖"的话儿给小儿听听,给予更多的安慰 。  
保护宝宝不伤害自己  
咬自己的手,咬妈妈的乳头,可以说,只要看见什么东西,就拿来放到嘴里啃咬一下 。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 。此时,要避免让小孩咬硬物引起牙龈出血,这时可用洁净的手指轻轻按摩牙床,会有减轻疼痛的作用 。  
出牙前2个月左右,大多数宝宝就会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内抓挠 。爸爸妈妈如果仔细查看宝宝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龈发白或稍有充血红肿,触摸牙龈时有牙尖样硬物感 。流口水时,应给小儿戴上"颈围",保护颈部,用柔软的、吸湿性强的毛巾轻轻擦试口角、面颊、下巴等处,以免引起发红、皱裂 。  
长牙期需注意事项  
1.长乳牙  
标志着宝宝的又一个生长期的到来,是宝宝咀嚼食物的开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  
2.流口水  
出牙前2个月左右,大多数宝宝就会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内抓挠 。爸爸妈妈如果仔细查看宝宝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龈发白或稍有充血红肿,触摸牙龈时有牙尖样硬物感 。  
3.轻微的咳嗽  
出牙过程会分泌出较多的唾液,过多的唾液会使宝宝出现反胃或咳嗽的现象 。只要不是感冒或过敏,就不必担心 。  
宝宝长牙的顺序示意图 妈妈要注意长牙期的护理
  
文章插图  
4.啃咬  
宝宝出牙最大的特点,就是啃咬东西 。咬自己的手,咬妈妈的乳头,可以说,只要看见什么东西,就拿来放到嘴里啃咬一下 。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 。  
5.疼痛  
疼痛和不舒服,是出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疼痛的原因,是因为牙床发炎,而发炎是柔软的牙床纤维对付逼近的牙齿唯一的办法,尤其是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最不舒服 。  
6.易怒  
当齿尖愈来愈逼近牙床顶端,发炎的情形愈严重,不断的疼痛使宝宝变得易怒和烦躁 。  
7.拒绝进食  
长牙的宝宝在喂奶时,常变得浮躁不定 。因为很想把个东西塞进嘴巴而显得急欲吸奶,而一旦开始吸奶又会因吸吮而使牙床疼痛,于是就拒绝进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