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肝功能报告单( 三 )

  
如果是小孩出生后引起的 , 那就要引起注意了 , 再去查下乙肝六项 , 看看是否是由乙肝引起 , 譬如小三阳转化为大三阳 , 一般只要肝功能正常且本身没有任何的不适就不要去管它 , 因为这种情况说明乙肝病毒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   
4.如何看肝功能报告单?  
乙肝五项检查  
表面抗原(HBsAg) 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表面抗体(抗-HBs) 是否有保护性  
е抗原(HBeAg) 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  
е抗体(抗-HBe) 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  
核心抗体(抗-HBc) 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大三阳  
表面抗原(HBsAg) +  
е抗原(HBeAg) +  
核心抗体(抗-HBc) +  
小三阳  
表面抗原(HBsAg) +  
е抗体(抗-HBe) +  
核心抗体(抗-HBc) +  
乙型肝炎五项检查内容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 在医学上简称乙型肝炎两对半 。通过抽取静脉血 , 经过检验获得结果 。在老百姓眼里 , 是凡结果出现了红色“+”号 , 就认为身体出现了毛病 , 其实 ,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  
乙型肝炎五项检查 , 根据阳性表现 , 可以分为“大三阳”和“小三阳” 。  
所谓“大三阳” , 就是医生在患者的血液中检测出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抗-HBc) , 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存在并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 而且患者的血液、尿液、唾液、乳液、宫颈分泌物都可能具有传染性 。所谓“小三阳” , 是当在血液中检测出表面抗原(HBsAg)、e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时 , 表明乙肝病毒复制弱、传染性也较弱 , 医学上称为“小三阳” 。  
医生通常会在检验报告上分别以红色“+”号显示 , 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 , 也会出现阳性指标 , 提示身体已经产生了免疫力 。这里向大家推荐一张表格可以对照化验单查看 , 做到心中有数 。  
其实即使感染乙肝病毒也不要紧张 , 据统计 , 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每年可有1%-2%的自然转阴率 。如果肝功能有异常 , 则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 平时要注意适当休息 , 保持心情愉快 , 同时生活要有规律 , 高蛋白饮食、忌酒 , 并要定期复查肝功和乙肝五项检查 。  
项目 单位 参考范围  
总蛋白: G/L  
60-83  
白蛋白 G/L  
35-53  
球蛋白: G/L  
25-33  
谷丙转氨酶 U/L  
0-40  
谷草转氨酶 U/L  
0-50  
总胆红素 umo/l  
0-20  
直接胆红素 umo/l  
【正常的肝功能报告单】0.0-6.0  
通常医院所做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酰转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 。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 , 如果肝细胞坏死, ALT和AST就会升高 , 但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 , ALT分布在肝细胞浆,AST分布在肝细胞浆和线粒体中 。  
急性肝炎和轻症的慢性肝炎, 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 , 因此,AST/ALT<1;慢性肝炎的后期,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是严重的,线粒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AST升高明显, AST/ALT>1甚至>2 。ALP和GGT在淤胆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时明显升高, 酒精性肝炎患者的GGT明显升高 。白蛋白是在肝脏制造的, 当肝功能受损时, 白蛋白产生减少,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 当体内存在"敌人"时, 球蛋白产生增加, 因而慢性肝炎病人由于肝功能减退,白蛋白产生减少,又由于体内存在肝炎病毒这个"敌人",球蛋白产生增加, 而造成A/G比值倒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