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路明医生一边看着机器显示屏幕 , 一边告诉霏霏:“这是双绒毛腔双羊毛囊双胞胎 , 不过还好 , 你的情况不严重 , 可以选个最好的时机做个抽羊水的手术 。”
孙路明也为霏霏高兴 , “幸好你来得不算晚 。”孙路明常常会碰到一些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期的患者 , “那样他们将冒更大的风险” 。
站在一边的一位从安徽专门赶过来学习的医生 , 一边看着显示屏 , 一边询问着种种情况如何处理 。
在胎儿医学部 ,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上演 。双胎、多胞胎有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贫血、羊水过多 , 还有多胞胎需要减胎的
超声技术的发展使得胎儿宫内治疗成为可能 , 但是胎儿医学需要更多协作 。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联合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已经在筹划一个专门用于双胎协作的网络 。
对于双胎、多胎的研究诊治已经不是胎儿医学部能够承担的了 。双胎孕妇比一般孕妇更加焦虑担心 , 也更容易产生绝望情绪 。“产科、影像科 , 甚至需要心里科的介入 。”孙路明很期待能有这样一个类似国外的协作小组平台 。
胎儿医学在中国刚刚起步 , 不仅患者不知道 , 绝大多数的产科医生也很陌生 。这种陌生更多的是来源于对双胎认知的不全面 。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联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对3786人进行了一项公众认知度调查 。
调查结果显示 , 89.3%的人认为能够一次怀双胎 , 是非常难得的幸运 , 却不知道其中的风险;10.7%的受访者对双胎妊娠的风险有一定认知 , 但
他们中约73.6%的人则认为怀上双/多胎需要更注意 , 主要需要注意营养和适当活动 , 和单胎区别并不大;约23.1%的人认为双/多胎可能会难以顺产 , 或 者容易早产;对双胎输血综合征等各种危险的双胎妊娠情况有认知的受访者 , 仅为3.3% 。
【“药造”双胞胎靠谱吗】 越来越多对胎儿医学的正确认识和成熟的医疗技术 , 能够解决更多双胎的疑难杂症 。用孙路明的话说 , 她希望更多的患者都“赌”赢 , 看到自己的孩子顺利出生、生长健康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