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宝宝生下来居然患有先天性佝偻病(俗称“软骨病”),这让家境优越的秦女士(化名)百思不得其解 。专家指出,先天性佝偻病和缺乏维生素D有关,是种“富贵病” 。很多准妈妈现在出门有车代步,平时怕晒出斑抹防晒霜,孕期缺乏户外运动,也未进行营养检测和补充,还有经常出现的雾霾天,这些都导致孕妇维生素D缺乏 。通讯员 孔晓明 扬子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于丹丹
【“白富美”为何会生佝偻儿】 可怕现象:
孕妇缺维生素D,新生儿得软骨病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医学研究中心博士季晨博介绍,在胎儿还在母体内,就有可能缺乏维生素D 。“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有先天性佝偻病,孩子的颅骨摸上去软软的,按了就凹陷下去,这大多是由于产妇在怀孕期间营养不均衡,导致缺乏维生素D 。”
季晨博说,研究表明,全球人群的30%到50%存在维生素D不足的现象,维生素D缺乏在儿童和成人中都非常普遍 。我国的流行病调查显示,39.2%为维生素D缺乏,其中的80%为孕妇和新生儿 。这是因为孕期妇女对维生素D需求量大幅增加,极易导致维生素D匮乏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郭锡熔教授课题组,目前正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旨在解读孕期营养因素对子代健康的效应 。此次通过孕妇人群(5万人次)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有超过75%的人存在孕期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 。
原因追究:
雾霾天多,也会让准妈妈缺钙
为什么孕妇维生素D不足的现象会超过普通人群?这和一些生活方式不无关系,准妈妈出门有车代步,平时总怕晒出斑,除了打伞还抹上孕妇专用的防晒霜,孕期缺乏户外运动,也未进行营养的检测和补充,正是这些行为导致了患儿在出生时就缺钙 。
另外,季博士指出,如今雾霾天增多,紫外线容易被尘埃、烟雾吸收;同时,很多准妈妈也因为空气污染而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 。冬春季节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厚重衣服包裹,无法形成有效日照等,这些原因都导致孕妇体内吸收的维生素D减少 。孕期特殊的生理状态,使得孕妇对油腻荤腥的东西比较抗拒,也使得外源性维生素D补充不足 。
婴幼儿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大多是出生六七个月后表现出来 。早期轻微症状可能出现烦躁、夜晚睡觉不安分和多汗、牙齿迟迟不长等,到后期因骨骼改变,可能还会出现鸡胸、走路O形腿等 。
专家建议:
孕期要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很多准妈妈都以为缺钙就是直接补钙,事实上要补钙最关键的是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很好地帮助身体吸收钙,如果身体内缺乏维生素D,额外补充钙也难以吸收 。我们常见的食物中,胡萝卜、动物的肝脏等含有比较丰富的维生素D,也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D进行补充 。同时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也是补充维生素D的好方法 。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戴永梅主任则介绍,孕妇在孕期定期检测维生素D水平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维生素D缺乏:孕早、中、晚期均应进行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监测,并根据正常人群维生素D的参考标准进行补充,对于低钙血症或骨软化症的孕妇应积极治疗,包括维生素D及钙剂的使用 。
从准备怀孕开始至整个孕期,应该经常到户外活动,每天保证至少1小时日晒时间,温度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的裸露皮肤 。无论是何季节,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妇女均需要每天补充维生素400IU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