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穴位位置图及作用( 五 )

  
7. 虚劳  
临床实验研究证明 , 大椎穴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 故临床多用于虚症的治疗 。常配合足三里-膏盲-脾腧- , 针刺用补法并加灸 。  
4.中医的大椎穴及曲池穴在哪里有什么样的作用  
【定位】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  
【解剖】  
有腰背筋膜 , 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 。  
【主治】  
①热病;  
②感冒、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  
③头痛项强;  
④疟疾;  
⑤癫狂 , 小儿惊风;  
⑥阳危诸证 。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疟疾、颈椎病、痤疮、小儿舞蹈病等 。配曲池、列缺、风门主治感冒;配后溪、间使主治疟疾 。  
曲池穴  
开放分类: 生理、人体、穴位、针灸、经脉  
【定位】  
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完全屈肘时 , 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  
【解剖】  
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 , 肱桡肌的挠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  
【主治】  
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  
②热病 。  
③高血压 。  
④癫狂 。  
⑤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 。  
⑥咽喉肿痛、齿痛等五官疼痛 。  
⑦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病证 。  
【操作】  
直刺0.5~l寸 。  
【临床运用】  
【大椎穴位位置图及作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配合谷、外关等治疗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配合谷、血海等治疗荨麻疹;配肩髃、外关等治疗上肢痿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