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片( 二 )

  
3.求“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位置图如下: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  
扩展资料:  
按摩足三里好处  
1、按摩足三里,能通经活络、疏风化湿,上午7-9点,胃经最旺时,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身体脂肪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 。  
晚上9-11点脾经最旺时按摩此穴,脾主运化,能把饮食水谷转化成能量,运输给各个脏器,从而达到进补的作用 。  
2、按摩足三里能抗衰老,强身健体,对各种老年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  
3、长按足三里,能调节身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4、按摩足三里能美容,按摩此穴可以调和气血、美化肌肤 。  
足三里属胃经,是治疗脾胃的穴位,脾胃好身体才能健康 。  
参考资料来源:  
4.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  
小腿里面的骨头叫胫骨,外面的骨头叫腓骨 。小腿前面能摸得到的有一点棱角的,像家里面菜刀刀背一样的骨头叫胫骨 。摸到这个骨头之后 。  
用大拇指的指肚从下往上推,当感觉到推不动的时候,拇指所在的地房就是足三里 。  
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右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 。由此再往外,斜下房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 。  
这二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 。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  
扩展资料  
不同人群按摩足三里的好处不同:  
孩子可集中注意力 。研究表明,一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脾气差,是由于体内微量元素(锌、钙等)缺乏,或铅元素过高导致的 。这时可通过刺激足三里来健脾,脾胃好有助于调节微量元素水平,纠正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现象 。  
老人按延缓衰老 。  
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全身气血不和或阳气虚衰引起的病症都可以通过敲打足三里来调整 。  
女性按缓解痛经 。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足三里,以感觉酸胀为宜;宫寒痛经还可用艾条来艾灸足三里 。此法有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止痛的作用 。  
男性按缓解胃痛 。工作压力大常导致胃病频发 。  
参考资料:  
5.如何准确找到足三里的地方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  
【取法】正坐屈膝位,于外膝眼(犊鼻)直下一夫(3寸),距离胫骨前嵴一横指处取穴 。或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处是穴 。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 长伸肌→小腿骨间膜 。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 。针经皮肤,皮下组织,进入胫骨前肌及其深面的 长伸肌 。支配胫骨前肌和 长、趾长伸肌 。  
【特异性】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土;胃之下合穴 。  
【功用】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 。  
【主治病症】 本穴应用广泛,为全身强壮要穴,针灸按摩可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亦为消化系统常用要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