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孩子任性哭闹怎么办 怎么理解孩子的哭泣( 二 )

  
孩子|孩子任性哭闹怎么办 怎么理解孩子的哭泣   
文章图片   
3. 3岁  
一般来讲,3岁左右的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很好地与大人交流。与此同时,他的自我意识更强,更清楚“我”需要什么。如果此时他总是哭闹,那么很可能是因为家里人的过度宠爱,也就是“惯坏了”。  
2岁阶段推荐使用的“温和而坚定”的办法,在这个阶段同样适用,但是实施起来要比2岁宝宝更加需要技巧和耐心,因为孩子已经“长大”了。在此阶段,最关键的是对待孩子任性哭闹时的作法和态度,家人之间要达成共识,一起努力。家人之间不同的态度,如:妈妈在努力“温和而坚定”,奶奶则“要什么给什么”,孩子会很聪明地发现这个“秘密”,从而学会“投机”。  
同时,当孩子的负面情绪的出现频繁而且激烈时,建议家长教会孩子认知情绪。当孩子善于与父母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时,他在情商方面又有了提升,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孩子任性哭闹怎么办 怎么理解孩子的哭泣   
文章图片   
4. 4-5岁  
如果孩子在2、3岁时,在自己“想要”和“不想要”的问题上得到了较好的引导,他在4岁后出现重大问题的机率将大大降低。相反,如果孩子在“想要”、“不想要”的问题没有得到疏导,情绪压抑,那么孩子在4岁后很可能出现“不听话”的现象。  
一般来讲,4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懂得一些简单的道理,如果是因为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哭闹,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小角落,给他时间和空间考虑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办,在孩子冷静下来之后,我们要及时地讲道理,告诉孩子他错在哪里。  
如果孩子因为觉得自己不被理解而哭闹,我们需要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正确的处理方式其实很简单,放下手中的事情,用诚恳的态度来倾听和交流,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重视。  
孩子|孩子任性哭闹怎么办 怎么理解孩子的哭泣   
文章图片   
5. 6岁  
开始进入“学龄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随着认知能力的增强,他们开始能够有意识地利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并有计划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根据以往通过哭闹的方式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他们就会有意识地用这样方式来试探父母,当你一次又一次妥协时,他们会发现这种方式很有效,哭闹也变得更加有目的性和经常化。  
6岁孩子的家长在面对孩子哭闹时,千万不要说“别哭了。”而是应该关心和了解他为什么哭,他的心情如何。  
千万不要用大道理去批评孩子而无视他们的感情。家长如果接纳了孩子的心情,孩子的情绪得到疏解,其结果将不仅是停止哭泣,一个“爱哭鬼”也会逐渐变得阳光起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