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认识动物的尾巴教案反思( 二 )

  
3、集体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的记录表,请幼儿到前面来向大家介绍自己记录的结果 。  
(评析:幼儿再次观察尾巴展,并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来进行个体观察,这样能让幼儿面对数量庞多的动物尾巴不会手忙脚乱,而是能有针对性的去做相关的记录 。)  
三、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  
1、“哪些动物是没有尾巴的?或是尾巴很大?”(蝴蝶等动物没有,松鼠等尾巴很大 。)  
2、“哪些动物的尾巴很长很长?”(孔雀、小猫……)  
3、“哪些动物的尾巴很短?”(小兔子、乌龟……)  
4、“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很特别?它们的尾巴是怎样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  
5、“你知道小动物的尾巴都有什么用处吗?”幼儿回答 。教师介绍动物尾巴的用处 。(袋鼠等动物用来保持平衡、小狗等动物用来表达情绪等)  
(评析:  
在这一系列动物尾巴百科问答过程中,幼儿在基于自身已知经验的时候,还能听到其他人的回答,大家的知识都能得到分享,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 。)  
四、幼儿自由想象“假如我有一条尾巴” 。  
“如果我们人也有尾巴那会是什么样的呢?”幼儿畅谈 。  
“小朋友们想得真好,我们一起到班上去把我们美好的愿望画出来吧!”  
带幼儿出活动室 。  
(评析:本环节中,幼儿进行了自由联想,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通过将心比心,将自己想象成具有动物的尾巴,从而能让他们产生对动物更深层次的喜爱之情 。)  
活动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由于简单创设了情境,并且活动内容与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有关,所以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也因为孩子们已经积累一些有关动物知识,又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所以一开课创设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参观“动物尾巴展”的情境,让幼儿调动各个感官,仔细观察,细心发现,大胆地说 。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翁的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 。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幼儿很容易就了解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  
在分享尾巴的用途时,着重这个分享知识的环节,让幼儿在这个活动中能够真正获得知识的灌输 。  
『♀本文①来源妈育儿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