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染病温馨小贴士( 二 )

  
一、早期预防是关键:  
总的来说,幼儿传染病的潜伏期基本限定在3--8天以内,在幼儿处于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的潜伏期内时,尤其容易将病原体传染给其他孩子 。在幼儿园这样幼儿高度密集的地方,如果等发现某个幼儿已经发病了再进行防治,往往就丧失了最佳的控制时机,为时已晚 。所以,传染病的防治贵在早发现、早干预 。在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平时特别注意各项预防工作的落实 。  
1、加强晨间检查:  
实行每日晨检和缺课追踪制度 。每天,保健医生把好第一关,对所有到园幼儿进行认真负责的检查,观察其皮肤、手足是否出疹子,口腔里是否有溃疡;摸摸两腮是否肿痛等,做好晨检登记,发现问题及时向园长报告,班级老师到园后,首先开窗通风,然后对入园的孩子询问、检查,把好第二关 。若发现异常立即要求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对于排除了传染病的幼儿,均需持医院的相关证明方可入园 。  
同时,老师要负责对每位缺课的幼儿追查缺课原因 。  
2、加强缺课追踪登记制度  
每天上午10:30由各班负责考勤追踪的老师打电话询问未到园的儿童原因并做好登记,诊断情况及医院后交到保健室,由保健医生进行追踪,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医院及上级部门报告并做好登记 。  
3、疫情报告情况  
若在园内出现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应及时对患病者进行隔离并通知家长到正规医院诊治,并由保健医生跟踪调查诊治结果,及时上报责任医院、区疾控中心、教育三科等相关部门 。  
3、落实好各项卫生消毒工作:  
对幼儿教学、生活物品以及活动室、寝室的常规卫生工作,我们加大检查力度,幼儿口巾、擦手巾、水杯、碗筷做到一用一消毒,采取每天两次以上检查制,做好各班清洁卫生和环境卫生,每周五进行一次大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每月一次检查各班口巾、擦手巾、水杯是否和班上幼儿姓名相对应,若发现不足的应及时补上,当场指出,当场改正,及时监督、督促各班更加细致地做好、做实常规卫生工作 。  
二、措施得当是保障:  
1、保持教学、生活环境通风换气 。  
2、加强检查:严禁幼儿共用水杯、餐具以及小毛巾等个人物品现象发生 。  
3、严格按照要求,由专人为大型玩具喷洒消毒药液,定时开展预防性消毒;  
4、根据天气状况,不定时安排全体幼儿服用具有抗病毒药效的中药水,注意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  
5、让每位老师熟知传染病应急预案内容,在园期间发现幼儿如有发热、咳嗽、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时,老师知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及时就医、及时隔离等 。  
三、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1、九月份出版报《如何给小儿防暑降温》  
2、十月份给全园职工上卫生课《细菌性痢疾》  
3、十一月份给食堂从业人员上食品卫生安全课堂《设备与工具卫生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培训资料》  
4、十二月份给全园职工上卫生课《流行性乙型脑炎》  
5.幼儿园秋冬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 。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让我们大家健康每一天 。  
到底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呢?为了宝贝们的身体健康,爸爸妈妈也学习一下吧!  
【幼儿园传染病温馨小贴士】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