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血管堵塞危险

1.导致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足血管堵塞危险
  
文章插图  
(1)间歇性跛行:下肢缺血使肌肉血供不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乏力、劳累及麻木,重者小腿肌肉疼痛,停止行走,休息后可使症状缓解,这是缺血的早期表现;  
(2)休息痛,夜间痛:下肢缺血加重时引起休息痛,因睡眠时心脏输出血量减少,下肢灌注血量也最少,疼痛常在夜间加重,故称休息痛、夜间痛;  
(3)动脉膊动: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严重者搏动消失;  
(4)感觉手足麻木、刺痛、烧灼痛或感觉丧失,感觉丧失一般是神经病变所致,但突然动脉血管堵塞也可以使下肢失去感觉;  
(5)皮肤表现:皮肤营养不良、干燥、无汗、变脆而无弹性,皮温下降,毛发脱落,由于皮肤及皮下组织缺乏营养,使皮肤变薄、苍白,而且皮下组织明显消耗,这说明动脉血供差已持续较长时间;  
(6)足下垂时呈紫红色:足下垂时,若足部呈紫红色,提示血循环很差,使足部微血管扩张,而且因动脉血压很低,血流缓慢,血液的颜色透过较薄皮肤,使足部皮肤呈紫红色,这时如果抬高下肢30-60秒,见足背面明显苍白,随之将肢体下垂见足呈紫红色;  
(7)骨骼、肌肉变化:肌肉萎缩、屈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趾间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爪状趾等足畸形,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骨碎片、死骨、骨质脱钙等改变,在糖尿病病人中占50%以上;对上述危险因素应积极防止和纠正,一经发现要积极治疗,避免发展至糖尿病足 。  
2.糖尿病足有哪些危险因素?  
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1)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  
(2)长期血糖控制差;  
(3)穿不合适的鞋、足的卫生保健差;  
(4)足溃疡的既往史;  
(5)神经病变的症状(足的麻木、感觉触觉或痛觉减退或消失)和(或)缺血性血管病变(运动引起的腓肠肌疼痛或发凉);  
(6)神经病的体征(足发热、皮肤不出汗、肌肉萎缩、鹰爪样趾、压力点的皮肤增厚、脉搏很好,血液充盈良好)和(或)周围血管病变的体征(足发凉、皮肤发亮变薄、脉搏消失和皮下组织萎缩);  
(7)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发症(严重肾功能衰竭或肾移植、明显的视网膜病变);  
(8)神经和(或)血管病变并不严重而存在严重的足畸形;  
(9)其他的危险因素(视力下降、影响了足功能的骨科问题如膝、髋或脊柱关节炎、鞋袜不合适;  
(10)个人的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差、老年或独自生活、拒绝治疗和护理;吸烟、酗酒等);  
(11)糖尿病诊断延误 。糖尿病足的随访频度应根据病情的类型和程度而定 。例如,足底有溃疡的患者复诊应勤一些,可以1~3周复查一次;足部感觉缺失的患者可以每3个月复诊一次 。编辑本段四、糖尿病足病变的分级和表现 常用的分级方法为wagner分级法,见下表 分级 临床表现  
0级 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 。  
1级 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  
2级 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CELLULITIS),无脓肿或骨的感染 。  
3级 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  
4级 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  
5级 全部坏疽 。  
0级:指的是有发生溃疡高度危险因素的足,对于这些目前无足溃疡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加强足保护的教育、必要时请足病医生给予具体指导,经防止足溃疡的发生 。  
1级:足皮肤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突出表现为神经性溃疡 。这种溃疡好发生于足突出部位即压力承受点,如足跟部、足或趾底部,溃疡被胼胝包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