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以金钱作为奖励 只会带给孩子伤害( 二 )

  
误区二:金钱为酬型  
“来给爸爸揉揉肩,爸爸给你钱 。”  
“替爸爸买包烟去,爸爸等一下给你钱 。”  
这是很多家长会用到的几句话,我们不禁感叹原本以“谢谢”便能沟通的亲情竟烙上了金钱的印记,原本美丽的亲子关系竟转变为买卖关系 。  
假如以亲子之间的互助或互相体贴为给予金钱的目的,到了最后,孩子就很有可能会为了要钱才向父亲说:“爸爸,我替你揉揉肩 。”这种状况是最糟糕的 。  
尤其是家务劳动的分工合作,更不能以金钱为奖励 。若将家庭中使大家生活更愉快的分工合作,或将富有人情味的分担视为可得到金钱的劳动,那种想法未免太可怕了 。  
“如果你考100分,爸爸就给你100元 。”  
像这种以金钱作为奖励的方法也是差劲透顶 。这么一来,孩子将会失去真正用功的喜悦,并认为能赚钱回家的爸爸很伟大,但为了一家人拼命做家务的妈妈却一点儿价值也没有,这就是金钱问题所造成的影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