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汗多 4个要点改善生理性多汗( 二 )

  
  2.营卫失调型  
  主要见于急慢性疾病后期的孩子,主要表现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而不温,微寒怕风,不发热,或伴有低热、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 。中医治法为调和营卫,方药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  
  3.气阴亏虚型  
  多见于急病、久病、重病之后失于调养的孩子,主要表现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汗,形体消瘦,汗出较多,萎靡不振,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哭声无力、口唇淡红、舌质淡、苔少或见剥苔、脉细弱或细数 。中医治法为益气养阴,方药选用选用生脉散加减 。  
  4.脾胃积热型  
  有些小儿由于饮食不知节制,食用过多肥甘厚味,但脾胃功能很弱,结果导致脾胃湿热蕴积,热迫津液外泄,故自汗或盗汗 。主要表现为自汗或盗汗,以头部或四肢为多,出汗后皮肤温度较高,汗液颜色发黄,口渴但不想喝水,口臭,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治法为泄热健脾,方药选用泻黄散加减 。  
  四要点改善生理性多汗  
  对于生理性多汗,只要做好平时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即可,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只要平时稍微细心注意一下,让孩子注意冷暖适宜,改变一下生活习惯,都会纠正过来 。  

宝宝出汗多 4个要点改善生理性多汗
  
文章插图  
  1.良好的生活环境  
  注意室内温度湿度要调节适宜;注意孩子个人卫生,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拭汗用柔软干毛巾或纱布擦干,勿用湿冷毛巾,以免受凉;被褥也要经常晾晒,日光不仅能加热干燥,还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  
  2.补充水分  
  要维持机体内环境的水平衡,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 。要补充的水分最好多次补给,每次少量 。这样既可以使排汗减慢,防止食欲减退,又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家长们给小孩补充水分时,应多选择弱碱性的水,如菜果汁,柠檬水或质量保证的白开水 。而不应或少选择酸性水,如可乐、汽水等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养成有空就喝的好习惯 。  
  3.补充微量元素  
  出汗时有大量的氯化钠随同汗液丧失,如不及时补充,可引起缺水和缺钠,严重时可引起循环衰竭及痉挛 。随汗液排出的还有钾、镁、钙等 。其中钾最值得注意,出汗多的孩子尽量多吃含钾丰富食物,比如新鲜蔬菜和瓜果,另外,各种豆类含钾特别丰富,黄豆、绿豆、赤豆、蚕豆和豌豆等 。除了钾、钙、镁外,随同汗液还有一定量的铁损失,所以也要适当补充铁,如肝脏、蛋黄、豆类等食物 。  
  4.加强锻炼  
  对于一些体质虚弱的孩子,平时要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小儿体质 。生病后注意调理,避免直接吹风 。  
  七味止汗食疗方  
  对于病理性多汗,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磷、维生素D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食疗来调节改善一下孩子的多汗症状:  
  1.黄芪红枣汤  
  黄芪15克、红枣20只同入锅,加水适量,文火煎1小时以上 。  
每日1剂,分2~3次服用,食枣喝汤,连服15日为一个疗程 。主治气虚表卫不固型小儿汗证 。  
  2.黄芪羊肉汤  
  羊肉90克用沸水略煮,捞出后即用冷水泡浸以除膻味 。用砂锅将水煮开,入羊肉与黄芪、淮山药各15克,加龙眼肉10克同煮汤,进食之前加盐调味 。若孩子无咀嚼能力,可煮成浓汤饮服 。有健脾补虚、滋养敛汗的功效,主治小儿病后体虚盗汗者,但阴虚太甚者不宜服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